• 分享到

患者故事

介入+冷冻+内科,多学科联手击退肠癌肝转移!

肠癌——国内

日期:2025-04-23作者:None来源:FUDA

  肝肠寸断

  古人用来比喻伤心到了极点

  事实上

  肝脏与肠道之间

  确实存在着一条“交流捷径”

  即门静脉

  

  这条路平时是人

  摄入营养物质由肠吸收转运到肝的通道

  然而

  一旦结肠出现肿瘤

  那么这条通道就可能变成了肠癌细胞

  “偷渡”到肝的“高速公路”


  50多岁的王叔(化名)

  就面临这个“偷渡困境”

  体检发现肝占位竟是肠癌在作祟


  2021年7月,王叔就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肝脏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完善一系列检查后,当地医生判断王叔不是原发性肝癌,很可能是肠癌转移到肝脏。最终,通过肠镜结果提示:距肛门口约18cm处有一大小3×3cm的肿物,活检为乙状结肠癌。

  肝脏是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由于肠道的血液又会流向肝门静脉,因此肠癌极易向肝脏转移。15%~25%的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存在肝转移(同时性肝转移),还有15%~25%的患者在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之后会发生异时性肝转移。

  

pki16935.jpg


  肠癌前期一般没有症状或者只有便血、排便不规律等轻微症状,容易被忽视。王叔亦是如此,他也出现过大便不成型、黑便等情况,但由于身体没有其他不适,他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一查,却查出癌!

  寻找新的治疗 只为减轻痛苦

  化疗,再手术,这是当地医院给予的治疗方案。王叔经历了为期半年的化疗,期间联合了靶向药治疗,病情控制稳定。一切按计划进行,2022年3月王叔接受了直肠根治术、腹腔淋巴结清扫术、肝脏肿瘤切除术等,术后病理回报:肝S4、肝S5、肝中叶、肝左外叶、肝尾状叶等肿瘤,均可见转移性腺癌,肿瘤退缩分级为TRG 2级(即部分反应,有残留癌细胞,显示出明显的肿瘤退缩,但超出单个细胞或稀少的小团体)。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术后王叔通过化疗联合靶向药进行维持治疗。可2023年8月复查发现肝脏又有肿块,他在当地接受了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太疼了!”这是王叔对介入治疗的印象,本就对疼痛敏感的他,对这次治疗不是很满意。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他接受了靶免治疗。

  然而,一年后的复查却提示肝肿瘤较前增大,肝门区还出现多发肿大淋巴结。换药、化疗,王叔不想再接受这样的治疗,想找找有无其他可以减轻痛苦的方法。经过多方打听与咨询,王叔最终找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并于2024年9月来到医疗四科就医。

  多学科齐上阵 逐一“击破”

  刚入院的王叔,肝右叶有一大片转移灶,大小约7.4×6.7×9.2cm,肝门区及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增强后明显强化。综合王叔既往病史和实际情况,医疗四科庞晓明医生立马申请多学科会诊,经评估后给予了初步的治疗方案:先行介入化疗和介入栓塞,以减少肿瘤血供及缩小体积;再行冷冻消融术,减轻负荷,控制肿瘤进展。

  

image.png

△2024年9月第1次入院时CT图显示


  可当主管医生庞晓明医生跟他说要采取介入治疗时,王叔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之前的介入治疗后,剧痛无比。”王叔深怕再次经历这种痛苦,不敢轻易尝试。经过庞医生耐心地开导和细心地讲解,王叔决定再试一试,最终在局麻下接受了肝动脉灌注化疗术+肝右上动脉超选下化学物质栓塞术+肝固有动脉置管术,整个过程均在DSA引导下进行。

  在局麻下,介入科医生从大腿根部(股动脉)穿刺插入细导管,沿血管将导管选择性送到肿瘤的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颗粒,既能“毒杀”肿瘤细胞,又能“切断肿瘤的粮草供应”(阻断血供),最终使肿瘤因缺血和高浓度药物双重作用而坏死。随后,又将微导管先端置于肝固有动脉,便于回病房后继续灌注化疗药物。

image.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既克服了传统经外周静脉全身化疗导致的化疗药物浓度全身稀释及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指某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药物还没有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就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导致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问题,又减轻了全身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副作用,具有创伤性较小、治疗时间短、恢复快及可重复性强等特点。

  “感觉相当好!基本没什么感觉,也不影响吃喝睡。”介入治疗一周后,王叔又接受肝脏肿瘤冷冻消融术,术后一直按期接受靶向+免疫+化疗等综合治疗。今年4月,王叔复查显示肝内转移灶较前缩小,活性也明显减弱。但是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增大、增多,王叔又再次回到复大就诊。

  


dffaed187bb636980632f5dadd18b14.png
△2024年12月复查结果


1e10272a94ee1b6a749dac6d96d7252.png

2025年4月复查结果

  “这次我接受了碘离子植入术。”虽然从未听过、了解过这个疗法,但有了之前良好的就医体验,王叔义无反顾地回到复大。“医护人员在治疗前都有跟我们解释一下这是什么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清晰。”他也期待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250421171939.png
3b418e4c28c362c14b4a835e1e49ff96.png

△碘离子植入术


  健康知识知多D!

  俗话说“病从口入”。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也就是说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此病的祸根之一,它也被称为“吃出来的癌症”。

  在聊天的过程中,王叔告诉我们,平时他爱吃肉、吃咸、吃辣。即使在治疗过程中,也没太忌口。越来越多资料表明,肠癌发病与饮食息息相关!比如:

  ①无肉不欢:尤其是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少吃蔬菜水果。两高一低的饮食方式即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会在我们体内产生大量的有害代谢物,反复刺激肠道上皮诱发肠癌的发生。

  ②口味重:偏爱麻、辣、酸、咸、煎、炸、熏、烤八大重口味,习惯吃宵夜,如同让胃肠道长期在休息时间“加班”,重口味刺激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增加肠癌风险。

  ③爱吃烧烤、熏制食品:烧烤、熏制的烹饪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就可能会产生杂环胺、多环芳烃、苯并芘等成分,有致癌性。

  ④长期吃快餐:年轻的上班族长期吃快餐,饮食过于单一,热量高又缺乏纤维素,这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⑤喝酒、抽烟:吸烟、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认为,吸烟可以对大肠产生长期性、持续性的慢性刺激,从而诱发大肠癌。

  因此,要想不被肠癌“盯上”,除了迈开腿,管住嘴很重要。比如:少食用红肉及加工肉类、多进食高纤维素食物、摄入充足的钙及维生素D、适量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口味别太重、注意少饮酒和戒烟。



  • 相关病种
    • 结肠癌
    • 结肠癌是一类起源于结肠组织的恶性肿瘤,结肠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消化系统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维生素、矿物质、二氧化碳、脂肪、蛋白和水)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消化系统由食管、胃、大小肠组成。结肠前6英尺的肠管称为大肠或结肠,后6英尺的肠管称为...

  • 相关医生
  • 联系我们
  • 电话
    +60 19 996 4656
  • 咨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