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化名)年过七旬,去年3月因黑便到澳门当地医院就诊。综合他的描述,为了查清便血原因,当地医生给予了胃镜检查。当胃镜通过食管缓缓送入胃部,医生发现了异常:食管上有两个小小的占位,活检提示为腺癌。

“如果不是这个检查,我可能要很久才会发现这个癌。”当地医生建议老余手术切除,可老余本身有高血压、尿毒症,心脏也不好,年龄又高,他觉得手术的风险太高,所以拒绝了。
后来,老余到了香港那边做了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术后病理提示为食管贲门腺癌。虽然这个手术让老余避免了开大刀的风险,但仍有部分残留组织未能完全剥离。当地医院让他再做一次食管切除重建术,他再次拒绝了。
“我们看过光动力治疗食管癌的相关报道。”老余和他的爱人找了很多疗法,就为了既能有效治疗,又能减少伤害。在经过了解与咨询后,2024年7月老余入住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疗三科。

△治疗前
“原则上病变及早切除,治疗效果较好。”医疗三科徐炯源主任及团队综合评估老余的情况,考虑到其食管胃结合部粘膜粗糙,多发直径约2-3mm粘膜隆起,虽然是早期腺癌,但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且拒绝根治性手术,因此医疗三科团队为老余制定了一个治疗方案——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经过临床批准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根据2020年《食管癌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对于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光动力治疗能达到治愈的临床疗效;对于中晚期食管癌,内镜下光动力治疗能达到缓解梗阻、控制病情和延长生命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 姑息治疗方法。

在食管癌的光动力治疗中,光敏剂被注入体内,待其选择性地聚集在肿瘤组织内。随后,通过施加特定波长的激光,激活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和其他自由基,这些活性物种能够破坏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组织坏死。该手术在内镜下应用光动力,让肿瘤细胞“见光死”,精准清除病灶,达到了安全、精准、无创 迅速、高效的效果。
在规律进行尿毒症透析的同时,老余接受了初照、复照两次光动力治疗。三个月后复查显示,原本食管表面的突出小肿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光滑的表面,且未见残留肿瘤组织,情况良好。

△治疗后
因光动力疗法安全无创,目前老余病情已稳定,身体并未受到严重损伤,也没有影响到其他基础病。老余和他的爱人非常满意:“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大陆接受治疗,结果令人满意。起初担心的语言沟通问题也没有出现,这里的医护人员既耐心又细致,服务非常好。”
早期食管癌存活率可达90%
“幸好发现得早,否则情况可能会更糟糕。”在与老余他们的交谈中,这句话反复被提及。
食管癌,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疾病,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是一种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两种类型。
在我国,食管鳞状细胞癌更为常见,占绝大多数病例。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尤其在中国,其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的53.7%和55.3%,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但早期食管癌治疗效果较好,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因此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
食管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早期甚至没有任何不适感,导致病情被延误。然而,一旦出现食管内有异物感、食物通过缓慢、咽喉部干燥紧缩感、偶然发生的进食不畅感、持续性的隐痛或烧灼样刺痛等症状,就应高度警惕,它们很可能是食管癌发出的早期信号。
此外,建议年龄在40岁及以上、长期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地区、 患有上消化道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如低级别上皮内瘤变、Barrett食管)、有食管癌病史、有不良生活习惯(重度吸烟、重度饮酒、进食过快、热烫饮食等),以及牙齿缺失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