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顺利承办了肿瘤热疗与消融领域的学术盛会——广州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与消融专委会第四届换届大会暨2025年肿瘤热疗与消融治疗高峰论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家平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延伟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余桂芳教授、佛山市中医院田华琴教授和王斌教授等专家,莅临现场并分享了真知灼见,我深受启发。在此整理并分享各位专家的讲课内容,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李家平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球最大样本量研究显示,导管射频消融加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效果显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家平教授分享了《导管射频消融联合植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探索与实践》。他汇报了全球最大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导管内射频消融加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大大延长胆道支架通畅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生存期,是恶性胆道梗阻这一顽疾的突破性治疗技术。




陈延伟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热消融适合高龄、多原发病灶肺结节患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延伟教授指出,热消融是肺结节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工具,尤其适合高龄、多原发病灶患者,微创、精准,疗效显著。但与冷冻消融相比,热消融易引起炎症反应,而冷冻消融能产生更好的免疫反应。最后,陈延伟教授围绕如何平衡消融的精准与安全性等技术难点、疗效与规范化的需求等临床挑战,以及患者的认知与体验优化等痛点,探讨了肺结节热消融技术的改进方向。




余桂芳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肿瘤治疗需多学科结合,晚期肿瘤治疗要以内科为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余桂芳教授基于内科视角,探讨了肿瘤消融治疗。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结合,特别是晚期肿瘤要以内科为中心,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找到肿瘤消融的治疗价值和时机。余教授提到,内科医生在肿瘤消融治疗多学科作战团队中发挥核心作用,其承担着系统治疗专家、风险获益平衡决策者、医学整合者、长期管理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基于多中心研究数据,肿瘤内科医生参与消融治疗决策可将并发症降低28%,提高治疗完成率35%。




王斌教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药特色治疗联合深部热疗,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佛山市中医院王斌教授探讨了肿瘤深部热疗与中医中药的关系。其分享的治疗案例显示,中成药、中药汤剂、外治疗法等中医药特色治疗联合深部热疗,共同益气扶正以祛邪,化痰软坚消积,内服外用综合调护,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复发转移,延长其生存期。热疗能够直接杀伤癌细胞、增强化疗敏感性、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同时予中医治疗协同增效,减轻副作用,祛邪扶正兼顾,能实现带瘤生存,与瘤共舞。




梁冰副院长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冷冻消融技术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能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我院梁冰副院长分享了《肺癌的冷冻消融治疗及并发症预防》,指出影像引导下的经皮消融技术,特别是冷冻消融,在治疗肺部肿瘤方面具有创伤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单、适应人群广等特点。但肺部肿瘤冷冻消融操作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掌握适应症,提高操作技巧,积累经验,减少并发症出现。冷冻消融能产生全身免疫反应,其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能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