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人体上腹部的深处,被脾脏、肝胆、十二指肠围绕。它不像肝、胆、胃肠一样经常被人们提及,因此在不少人心中,胰腺是一个神秘又陌生的器官。
当胰腺发生了癌变,其位置的特殊性以及生物学特性导致患者一开始并没有异样的感觉,而当腹痛、黄疸、消瘦等一系列症状逐渐出现并加重时,大多数人会以为是自己胃部出了问题,“跑错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一来,更容易错过了治疗的机会。
急性胰腺炎发作
36岁的小洋两年前因为急性胰腺炎发作在当地医院就诊,在经过治疗后有所好转。“我平时很爱吃火锅,饮食不太规律,当时急性胰腺炎发作我都痛晕过去了。”小洋告诉我们,在患上胰腺炎后他也患上了糖尿病。
事实上,急性胰腺炎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应激导致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状态以及本身的β细胞损坏,均可导致血糖升高。国外有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常常会患上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而且,急性胰腺炎首次发作后5年内,患者糖尿病风险增加两倍以上,因此临床上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之后的复查中,小洋的胰腺核磁提示他的胰腺局灶性结节,且伴远端胰腺体尾萎缩。“当时医生只是说有占位,但也没说得特别清楚,而且我从发病至今都没有任何症状。”由于对病情的不了解,且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小洋选择定期复查。
开腹探查,肿瘤难以治疗
2020年7月,由于胰腺肿块的不断增大,小洋在北京一家医院做了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为恶性上皮性肿瘤。“医生说报告结果倾向于腺泡细胞瘤,知道后我挺着急。”随后小洋接受了两个周期的化疗,但疗效甚微。
在医生的建议下,2020年9月小洋做了开腹探查发现肿瘤位于胰体尾部,大小约8~10cm。由于与胃后壁关系非常密切,又有多发转移灶,很难用手术切除,所以小洋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治疗。“长的位置很难治疗,医生给我开腹又缝合,白白挨了一大刀。”
不甘心的小洋开始在各个平台查询有关胰腺癌的治疗方式,最终他在某短视频平台查找关于“胰腺癌”的内容,进而了解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纳米刀消融技术。带着希望,带着对时代楷模徐克成教授的仰慕,小洋在2020年年底来到我院六病区就诊。
纳米刀消融,病灶凝固坏死
入院后,小洋完善了相关检查,彩超报告显示他的胰腺体部有约7.2×7.1×5.5cm的低回声实性肿物。小洋的胃后壁与胰腺关系非常密切,难以游离尾部,肿瘤侵犯横结肠系膜根部,难以用手术切除。
治疗前
无法用手术切除怎么办?牛立志院长表示,纳米刀消融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它是通过电极之间的陡脉冲直流电使细胞膜产生纳米级的不可逆孔径,高压脉冲使电极之间的细胞发生凋亡,同时不易损伤重要组织结构,可适应复杂病情,如靠近血管、胆管、胰管、肝门静脉等危险区域的肿瘤。
在了解纳米刀消融治疗后,尤其是了解到治疗过程全程是在超声或CT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实时监测的,小洋的心理负担少了很多。“影像设备至少比肉眼更精准有效。”
治疗中
为了减轻肿瘤负荷,减缓疾病进展,入院4天后,牛立志院长为小洋施行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术+腹膜后神经丛阻滞术。术后不到一周,小洋的上腹部CT平扫+增强显示其病灶大部分凝固坏死,边缘区少许强化。
治疗后
“看完片子,我的压力小很多,再也不用太担心肿瘤会疯长了。”小洋又惊喜又满意地说道,从肿瘤的不断增大,到如今肿瘤缩小、凝固坏死,他感受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纳米刀消融技术的精湛,也让他对下一阶段的治疗充满了期待。
纳米刀消融胰腺癌的过程极为复杂,难度较高,这对手术医生团队和医院的综合诊疗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牛立志院长领衔的纳米刀治疗团队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紧跟国际治疗新趋势,并出版国内第一本纳米刀消融著作《肿瘤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