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为36.77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第4;因原发性肝癌死亡的人数达到31.65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位列第2。此外,我国肝癌发病率占世界45%。肝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针对肝癌的治疗,外科手术通常是首选方式。但由于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或本身合并有肝硬化等情况,拥有手术治疗机会的病人仅20%-30%。
近年来,微创消融凭借创伤小、出血少、术程短、毒副作用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肝肿瘤的治疗,为一些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的肝癌患者争取了生存机会。国际国内多个指南推荐消融用于早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消融与手术均能达到根治性治疗肝癌的效果。
▲全球范围内肝癌的消融治疗越来越多,其中热消融的应用最为广泛。
微创消融最大的优势是无需“开大刀”就能消灭肿瘤。它是在影像技术引导下,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通过温度梯度的变化,或者不同能量的变化,或者化学反应等,让肿瘤细胞坏死或者凋亡,在原位灭活或者损毁肿瘤组织。常用的微创消融方式包括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激光消融、冷冻消融、纳米刀消融、化学消融等。其中,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纳米刀消融是治疗肝癌最主要的微创技术。
肝癌的热消融微波消融与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常用于中小肿瘤的治疗。它是一种肿瘤热疗方法,通过将特殊的电极针插入肿瘤内部,利用电磁高频振动离子摩擦碰撞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导致肿瘤组织脱水进而凝固性坏死。在灭杀肿瘤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止痛、降低激素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效果。射频消融是局部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手段,对于直径小于3cm的肝癌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在肿瘤治疗中被广泛采用。
微波消融相比射频消融更具优势。其消融肿瘤速度快,出血风险小,临床上主要用于中小肿瘤及较大肿瘤的治疗,如直径小于5cm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小于3cm的3个以内的多发肿瘤。当微波辐射穿透组织到达病灶时,会引发细胞内水分子运动,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温度升高,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人工腹水隔离,微波消融肝肿瘤
冷冻消融肝肿瘤同步增强免疫效应
冷冻消融主要适用于肿瘤太大,或肿瘤邻近大血管、胆管或其他重要脏器,或呈多发性分布,难以手术切除者,或由于肝贮备功能不良,难以耐受手术者。
与热消融相比,冷冻消融不易引起大血管损伤,能比较安全地治疗邻近大血管的肿瘤;适应证广,既能治疗小肿瘤,也能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体积较大的(比如大于5cm)肿瘤;其引起的机体疼痛刺激通常也较小。对于小于4cm的肝癌,冷冻治疗长期效果好;而对于大肝癌,通过介入联合冷冻消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肝包膜转移瘤的冷冻消融
多项研究显示冷冻消融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效应。冷冻消融反复冻融后,细胞破裂,细胞膜溶解,促使细胞内处于遮蔽状态的抗原释放,诱发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肿瘤反应,从而更有效地启动抗肿瘤免疫应答。
纳米刀消融更加适用于特殊部位肝肿瘤的消融
纳米刀是更加微创化的电消融手段,特别适合于肝门部、胆囊区、邻近肠管和膈肌等特殊部位肿瘤的消融。其中,肝门部胆管癌发生于肝左、肝右胆管交界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导致手术难度增加甚至丧失手术机会。
对于不可切除性肝门部胆管细胞癌(UHC)患者,可以采用纳米刀同步联合化疗的姑息性治疗方式。研究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加同期纳米刀消融在局部控制率、LTP时间和OS方面显示出更好的效果。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至今已经开展了一千多例纳米刀消融手术。今年10月份,我和复大同事受邀参加亚洲消融大会,并作了《Chemotherapy plus IRE improved local tumor control in unresectable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纳米刀消融同步化疗可改善不可切除性肝门部胆管癌的局部肿瘤控制)》的发言,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荣获优秀大会发言。
▲复大团队参加亚洲消融大会,并获优秀大会发言
总的来说,以上微创消融手段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无论热消融、冷冻消融还是纳米刀消融,对于肝癌患者都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热消融因其简单快速经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对于毗邻肝门、膈肌、心脏大血管、胆囊及胃肠道及大体积的肝癌,采用冷冻或纳米刀消融更为安全。此外,微创消融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未来或许有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