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平
以德报怨,厚德行医 (下)
徐教授还讲叙了另外一个故事:一位下腹部肿块、严重腹水的年轻女性患者入院治疗。入院前,她在广州市几家医院作B超和CT及腹水检查,初步诊断为卵巢癌腹腔转移。我院按常规检查腹水中结核杆菌和癌细胞,都是阴性;胸片上没有看到结核病灶。专家组讨论结核与肿瘤诊断目前都不能确立也不能排除,在病人腹胀十分难受的情况下,为不耽误病情并征得病人和家属同意后先处理腹水及营养支持同时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两周,但没有效果;专家组再次讨论并征得病人和家属同意后又实施诊断性腹腔内化疗,共3天,仍无效果。决定对这位病人作剖腹探查。腹腔打开后,发现腹腔满布大小不等的结节,腹膜增厚,呈结节状,质地很硬。根据临床经验判断,卵巢癌诊断可以成立。但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学检查。我们在术中取了肿块作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腹腔结核!是良性疾病而非可怕的癌症,皆大欢喜,医生高兴,家属高兴!手术结束后,病人一家坚持要宴请医生以表谢意。拗于我院纪律,我们领了谢意,没有接受宴请。
腹腔结核有一特点,一旦暴露于空气中,病情往往明显改善,手术后再进行抗结核治疗,病人的腹水一天天减少,直至消失,全身情况一天天改善,10天后拆线出院。在我们的病房里,这样的病人应该是最幸运的,我们为她明确了诊断,最终战胜疾病感到十分高兴。但是,意想不到的是,随着病人一天天康复,病人的家属对我们的意见却一天天增加。家属找来了,说:“你们为什么术前没有能诊断结核?为什么你们要给病人作化疗?”我们承认:当初没有能正确诊断,错了!但是,医生不是“神”,医生诊断只能根据各种资料结合起来做出判断,没有证据,如何能肯定为结核?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不给这个病人手术探查,则可能延误很久不能明确诊断,很可能象其它医院一直认定她为卵巢癌那样坚持不停的化疗,直到死亡——如果真是这样病人家属可能对我们反而不会有意见,那么,这对谁有益呢?
中国文学家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做任何事,尤其是成功的事,总有风险存在,总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医疗是一极复杂的劳动,难免会引来误解或怨言。这是医生常常遇到的困惑。但医生既然选择了治病救人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不要怕被误解,严于责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要有益于病人,虽“怨”犹乐——行医做事,以德为先!近8年来徐克成教授带领复大肿瘤医院医疗团队用新技术综合救治了5000多例中晚期病人,特别是象广东乡村的下颌部巨大恶性畸胎瘤严重影响呼吸生命垂危的患儿铭仔、面部巨大肉瘤患儿江味凤、腹围超过了2米的巨大卵巢癌患者彭细妹,还有大庆市的一位同时患五种癌症的患者齐海纳、湖南的面部15公斤超级巨瘤患者黄春才,马来西亚两个巨大象面人洪秀慧和陈嘉欣,丹麦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郭林等许多国内外其它医院都不愿意承担风险或无法治疗的困难病例------徐克成教授本着一心为病人勇闯抗癌难关累创医学奇迹,而且考虑到病人的实际困难专为铭仔和江味凤两位患儿设立了助学金直到他们大学毕业——无疑徐教授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如果您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徐克成教授,可能会有更深切而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