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23点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依旧灯火通明,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正在上演——一位印尼籍患者因右颈部梭形细胞肉瘤侵犯颈动脉,导致突发破裂出血。鲜血瞬间喷涌,失血量高达近1000ml!
无声的生命警报骤然响起!在危急关头,贾欣彤医师与值班护士化身第一道防线,毫不迟疑地冲上前去,用双手紧紧按压住出血点。那一按,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每一秒,都是生命流逝的倒计时;每一秒,都依靠着坚定的意志与神圣的职责艰难支撑。


生命救援刻不容缓,全院相关科室迅速行动,高效协同。介入科杨清峰主任与丘宁宁医生连夜从家中奔赴医院,展开生命接力,为患者施行介入栓塞止血。在凌晨的寂静中,他们用专业与坚持,为患者守住了第一道微光。
医院血库的灯光同样彻夜未眠。得益于今年第四次员工献血活动储备的血液,临床用血得以保障。面对特定血型告急,服务部的司机主动请缨:“路线我熟,我去送!”他紧握方向盘,在城市的夜幕中穿行,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份“热血”护送至手术楼层。这条无形的生命补给线,因为每一位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付出,而变得无比坚实。


爱,没有时差,更没有国界。远在印尼的刘正平医生他们也时刻紧握手机,心系广州现场的救援情况,一条条越洋信息通过翻译人员飞速传递,汇聚着两地的关切与专业力量。
经牛立志院长、曾宗渊教授、徐炯源主任以及外院专家等多学科紧急评估后,团队决定为其植入覆膜支架。各科室如同精密的齿轮紧密咬合,应急预案高效运转,绿色生命通道全线贯通。
然而,就在曙光初现时,转运过床的一次轻微晃动,竟让死神再次反扑——大出血瞬间重来!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夫医生的双手如铁钳般按压创口,在喷涌的血迹中纹丝不动,以“人体止血钳”的姿态,为手术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三个多小时的徒手按压,等来了覆膜支架的成功植入!


当生命的警报终于解除,从广州到印尼,所有悬着的心缓缓落下。
这场历时18小时的生死救援背后,是介入科、ICU、麻醉科、采购部、翻译团队的无缝衔接,更是全院多科室不分你我、并肩作战的生动写照。
而这,并非孤例。就在上个月,另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同样由他们书写:一位印尼患者因口腔肿瘤突发大出血,多种常规止血方法均宣告无效。危急关头,王杰夫医生再次挺身而出,徒手按压出血点长达两个多小时,为介入科、麻醉师团队创造了宝贵的手术窗口。经过45分钟的高效配合,他们成功栓塞血管,再奏凯歌。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大褂之下,不仅是精湛的技术,更是用血肉之躯铸成的生命盾牌;不仅是岗位的职责,更是以生命守护生命的温柔。
致敬每一双不曾放开的手,
致敬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托举,
这,就是我们全院上下齐心、为爱守护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