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否在为全运会上运动员们的矫健身姿而欢呼!是否在为他们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所震撼?那热血沸腾的你,是否已经“动起来”了呢?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你开始每周三次的慢跑,坚持一年,或许你不仅能甩掉多余的脂肪,各项健康指标也会大幅改善,甚至连癌细胞都可能避而远之!
这并非魔法,亦非夸张,而是一个被反复验证的科学事实:我们每个人也完全有能力在自己的生命赛场上,通过科学运动,赢得一场至关重要的“抗癌”比赛。
运动有益健康、运动能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能防癌抗癌……这些似乎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毕竟答案早有依据:《黄帝内经》提“动则不衰”。
如今,“生命在于运动” 这句话,现代研究更给出实锤:
- 2016年,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一项针对144万人的大型调查研究发现,运动训练能显著降低13种癌症的发病率。
- 2021年,《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运动在改善身体整体健康的同时,还会释放出延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让体内生成一个特殊的“抑癌环境”。
- 2022年2月,《国际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时间坚持多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体内可释放更多对抗癌有作用的分子,这些分子可促进DNA修复、抑制癌细胞生长;同年11月,《癌症研究》上一项研究指出,高强度运动可显著降低转移性癌症的风险。
- 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同步刊登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的一项重磅研究——全球首个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运动能让结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37%,效果堪比不少抗癌药。
换句话说,运动不仅真实可靠,更是性价比极高的“抗癌良药”!
但,是不是只要“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抗癌效果”?显然,运动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锻炼方式对于防癌、抗癌的意义不大。只有坚持长期运动,才能够真正起到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体质、防癌抗癌的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最好每周至少从事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即被认为是身体活动不足。
有研究显示,与不运动的人相比,在清晨8点~10点锻炼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均有保护作用,导致这两种癌症患病风险降低26%-27%。对绝经后女性有更强的保护作用,使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38%。

△研究截图
那什么样的运动防癌效果最好?最新研究发现:一次45分钟的抗阻运动,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

△研究截图。2025年7月,发表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做一次抗阻运动或者高强度间歇训练,就能激活身体的“抗癌武器”!
抗阻运动也就是力量训练,指的是人体在克服外来阻力时的运动方法,主要包括仰卧起坐、深蹲、仰卧推举等,还可以通过使用器械辅助的方式进行,包括沙袋、哑铃等。
很多人认为,抗阻力训练是练肌肉的年轻人才适合的运动,但其实,老年人群也需要进行抗阻力训练。日常建议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结合。例如:
- 蹲起、台阶运动或坐立运动可以锻炼腿部和臀部肌肉;
- 墙式俯卧撑可以锻炼胸部和上肢;
- 提踵可以锻炼腿部;
- 可用哑铃(可用矿泉水瓶替代)进行抗阻抬举;
- 还可以用弹力带也可以做弓箭拉伸运动和肩带拉伸锻炼背部和上肢。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早晨起来运动,最好别完全空腹,以免出现低血糖;同时一定要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不要在特别寒冷的天气出门运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预热,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朋友。
肿瘤患者的运动强度,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听从医生的建议,千万不要和别人比。建议大家以温和的运动为主: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慢跑、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适合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的运动才是最好的。从今天起,不妨试着迈开腿:哪怕只是每天快走半小时,或许也是在为健康“加分”。生命的韧性,往往就藏在这些微小的坚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