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了,每逢春节回上海,总要看望几位老先生——中国医学界“大家”。复大建院仅有十几年,能够建立令人欣慰的“复大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益于“大家”的传承。
今年春节的上海,虽然气温在零度上下,但空气清朗,阳光普照。节前几天,我一一看望了我国著名肿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孟超,又会见了新晋中科院院士樊嘉。
王振义院士说:复大要成为“家”
2月13日下午5点,我们来到徐家汇路上一个小区。乘电梯直上20楼。刚出电梯,王院士正在为一群来访者送行。原来是交通大学校长刚来拜访。王院士见到我,立即介绍给校长,说:“这是广州的徐教授,一个有观点的人!”他要我节后寄几本书给校长。这突然的介绍,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首次见面的校长却热情地握着我的手,笑着说:“徐教授幸会,你的事,王院士讲了……”
王院士就是这样一位总是赞美他人的人!
一年不见了,王院士仍然那么神采焕发。“94岁啦”,他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我走进客厅,让我和他相邻而坐,说:“刚才交大校长聘请我当他们的'讲座教授',既然再当教授,讲什么呢?”他从座位前台上拿出一本新书《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送给我,接着说:“这是'开卷考试',我们这些老人,就是做这些事,既是考试自己,也是为年轻人做点贡献。”
我知道,这是王院士几年来查房记录。每个星期,科室里常规给他送上一个病例。他去查文献,自己做成幻灯片,再去“大查房”。有的患者的诊断,就是通过这种查房,获得解决。王院士打开书,让我看几个病例分析,例如“IgG4相关淋巴结病”“T淋巴细胞变异型高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相关心血管病”,均是近年来新命名的疾病,可能也是国内首先发现。
王院士说:“你们秉承的观点、理念,你们复大的做法,希望好好整理,要形成'家'。'家',就是自己的特色,就是创新。”
我说:“王老师,记得吗?2008年我们在南通有次谈话。你说:癌症治疗必须有新思路。复大这么多年来,始终追求这种'新思路'。”我用电脑显示我刚完稿的一篇个案报告,记载一例术后全身广泛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在常规治疗完全失败后,应用非特异性多靶点免疫治疗,获得“完全反应”,已“无病生存”快一年了。
王振义院士听病例介绍,总是十分认真
王院士说:“我一直关注你们,在微信上读了你们好多文章,为你们成功治疗一些特殊病例,高兴,也赞赏。你们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你们感兴趣的研究其他人不一定感兴趣。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把握好研究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要坚持研究患者如何生存下来。我说你们要成'家',就是这个意思。”
“我一直记得,你说治疗癌症,一要简单,二要有效,三要花得起。”我回忆起多年来他讲了N次的话。为了这句话,多年前,我曾经携同我院总裁左建生和时任院长牛立志专程来上海,听王院士讲了2个小时的“医学哲理”。
王院士笑了,说:“很高兴你还记得我的话。”他停了停,看看我, 接着说:“我总在想一个问题,我讲的这些话,不仅仅对你们讲的,但你,你们,听进去了,而且在努力做。为什么?这里有个信仰问题。这不完全是信什么'教',不管什么'教',总离不开'服务'、'为他',服务他人。对我们做医生的,就是病人至上,归根结底就是'服务'……”
我拿起王院士送的新书,翻了翻,整本书没有一处“王振义”的名字。这可全是他的心血呀?本想问他这是为什么,但我话到嘴边,停住了,因为这可能就是他这样深有信仰的“大家”独有的胸怀。
汤钊猷院士说:创新是复大永恒主题
2月14日,小年夜,下午4点儿子带着我,驱车来到愚园路的一个环境优雅小区。据汤院士讲,他们多年前之所以搬来这个小区,是因为这里闹中取静,有四季可游的游泳池。十几年前,汤院士的夫人李其松教授患了乳腺癌,手术时已有淋巴结转移。但对中医有深刻研究的李教授,坚持用“中药加游泳”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李教授是我进修消化病的启蒙老师。当时中山医院的消化科和汤老师主持的肝癌科在同一楼层,汤老师也就成了我没有“注册”的老师。几十年来,我们结下了深厚感情。去年,李老师因为肺炎去世了。今天,再进这个小区,李老师的音容笑貌一一呈现眼前,我心里突然一阵隐痛。
来到汤院士家门口,门开了,只听“徐老师”一声招呼。一看,是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接着,汤院士迎上来。 樊院长说:“徐老师,太高兴了。汤老师说你要来。你可是我在大学时,听了你的课就不用复习的老师呀!”
樊嘉在大学期间,是我的学生, 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汤院士是他的导师。青出于蓝,樊嘉现在也当上院士。 我拿出新近出版的我的新书《践行中国式控癌》,书中每篇文章均有汤院士的评述。我签上名字,送给樊嘉院士。 汤老师拉着我和樊嘉的手,说:“三代人相聚,难得难得,真是好机会、好兆头。” 围着汤老师,我们一起照了像。
我翻开《践行中国式控癌》书的22页,那是去年11月份我回母校南通大学讲课时,在大学创始人、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铜像前拍的一张照片。我对樊院士说:“张謇说:人患无志,患不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你是母校的骄傲。我们都很欣慰,因为我们都在践行张謇传承下来的文化和精神遗产。”
左起:樊嘉院士、汤钊猷院士、作者
汤院士接过话题,说:“文化传承的力量是无穷的。”他拿起《践行中国式控癌》, 说:“这本书无论内容还是编排,均堪为上乘,很有新意。书中诠释的观点,就是既有创新,也有继承,既要学习,也要质疑。 将中国文化元素注入现代医学,实现两者结合,就是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文化。”
他问起去年7月初在广州看到的那位姓孔的晚期肝癌患者。我将《践行中国式控癌》翻到133页,上面有汤院士看望这个病人的照片。这是一位中年患者,2016年11月9日首次来到我的门诊。当时消瘦、大腹水、严重黄疸。肝明显肿大,CT上满布肿瘤。当时给他开了6味中药。5个月后,去年3月4日,他再来门诊时,黄疸腹水全部消除,肝内肿瘤仍然存在,但他面色红润,说他每天驾车至少100 公里,前往东莞上班……
我告诉汤院士,这个病人现在仍然天天上班,一如常人。汤院士兴奋地说:“这是典型'与癌共存',是'中国式控癌'发挥了作用。”
我说:“让癌症病人长期活下来,30%靠首次治疗,70%靠治疗后康复,就是你讲的'改造'。”汤院士说,化疗仍然需要,但要看对象,掌握剂量和用药时间。物极必反,现在不少病人是死于过度治疗。我看了你写了不少有关康复的文章。可以整合各种康复手段,包括'自然疗法'。我的一位博士生,现在已是著名教授,他研究的题目就是精氨酸与癌症关系。我们吃的海产,尤其深水海产品,就含有丰富精氨酸。”
我谈起正研究氢分子控制癌症。汤院士说他已注意到这方面的研究,希望我们围绕活性氧和氢的关系,做些探讨。他说:“在我心目中,你们复大的特色就是敢于创新。在新时代,创新更要成为你们复大的永恒主题。”
汤院士讲起“中国式控癌”,思路十分清晰
吴孟超院士说:期待复大走上新征程
直到大年三十下午,我才去到吴孟超院士的家。一见面,吴老连连道歉,说医院里事太多。这可以理解。他仍然是一院之长,据说海军党委刚发了任命书;他是中国科技界杰出代表,一天前,电视里就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看望他。
近几年来,每年春节我和吴老总是相聚在他家这个客厅。时间如梭。清楚记得,去年这个时间,就是在这个客厅正面挂着国家领导人接见照片的墙前,我和他围着相同牌子相同规格的围巾,照了像。
我们相互问候。吴老感慨地说:“去了你们医院,印象很深。我常常用你们的工作来对比我们医院,要求大家学习。办医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服务,都要围绕着如何给病人治病,治好病。这么多年来,你们坚持得不错。”
回忆是老年人的精神享受。我们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在南京开会,住在同一个房间的趣事。如今已是97岁的人了,吴老依然思路清晰。我说:“记得十年前,你说过,我们都要忘记自己的年龄。” 吴老说:“关键是我们有期求、有目标。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就是说,人活着,就要有奋斗。这是一种精神。”
十年前,吴院士受聘为我院名誉院长。每次见面,他总关心地询问我院的工作。一次在他的办公室里,他给我看收集的报道我院事迹的人民日报。这次见面,我向他汇报,我院有了“革新”:中国唯一以“中”字头命名的民营企业,总部是在上海的中民嘉业控股复大了,曾是著名部队院校的南方医大的一位肿瘤专家加盟当院长了……
吴老很高兴,说:“太好了。这就是变。变才有出路。我们国家已进入了新时代。期待复大走上新征程。”
今年见吴院士,他仍然是神采奕奕
2018年2月18日星期日
完稿于上海苏州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