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沙尘暴?好小众的词汇”
......
近期
多地沙尘暴
相关话题
登上各大平台热榜
引发网友热议

受冷空气影响,一场范围广、强度强的大风天气席卷我国多地。在这场极端大风的引导下,强风裹挟着来自蒙古国等地的沙尘进入我国,北方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同时,这股强冷空气继续南下甚至到达广东,偏北大风继续把沙尘逐渐向南输送,造成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如广州4月13日10时,广州全市平均AQI指数达到319,罕见地达到了严重污染级别。

什么是空气污染呢?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出的定义:空气污染(也叫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目前空气污染物已经达到了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其中,我国对空气质量的评价主要看6项指标:PM2.5(细微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O3(臭氧)、CO(一氧化碳)。
在沙尘天气影响下,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会急剧上升,尤其是PM10、PM2.5等微小颗粒物,能够深入人体呼吸道甚至进入血液,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空气污染与肺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南,每年全球700万人的死亡都与空气污染相关。空气污染的各种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及肺癌的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PM的影响。其中,PM2.5与肺部和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密切相关。
美国癌症学会(ACS)在1982-1998年间一项多达50万人的队列研究发现,PM2.5年均浓度每升高10µg/m³,人群肺癌死亡率将上升8%。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空气质量指南(AQGs),认为长期(3-4年)暴露于PM2.5超过10µg/m³的环境中,会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
201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污染的空气(特别是PM)被确认为“一类致癌物”,与砒霜、黄曲霉素等剧毒物质放在一列。此外,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物中含有的多环芳烃等致癌物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

2023年,《自然》杂志指出, PM2.5含量的增高明显增大了肺腺癌发生的风险。对于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人群,PM2.5通过创造一个炎症环境,“鼓励”携带致癌突变的细胞增殖,从而导致癌症。这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不吸烟的女性,也会患上了肺癌。
重度空气污染下,即使不考虑其中的直接致癌物,吸入的各种物理颗粒和化学物质也会造成肺部细胞损伤。为了修复这种损伤,肺部细胞就需要更多的分裂增生。因此,长期的空气污染,会造成肺部反复的“损伤-修复-损伤-修复”循环,导致大量细胞分裂,从而增加肺癌发生概率。
预防肺癌,远离污染
综合所述,预防肺癌不仅要健康饮食、远离烟草、避免油烟环境,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 养成在雾霾等大气污染严重天气时戴口罩出行的习惯,防止粉尘颗粒、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
- 空气质量较差时,尽量减少室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儿童、孕妇、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 避免在生活与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石棉、镉等重金属等;
- 在有粉尘污染的环境中工作者,应戴好口罩或其他防护面具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 做饭时务必打开抽油烟机,并尽量少用爆炒和煎炸等烹饪方式,以避免产生较多油烟;
- 选购地板、橱柜和家具时,应该选择无甲醛的材质,如实木、竹材等,装修后要保持通风,尽可能排除有害气体。
总之
预防肺癌的最佳方法
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吸烟和有害物质
定期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