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21年来的照顾,让我一次又一次获得重生!”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锦旗的金色流苏上跳跃,57岁的凯叔(化名)紧紧握住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疗三科徐炯源主任的手,不停言谢。

21年 vs 180天跨越生死预言
“39岁,肝癌晚期,没什么办法了……”21年前,凯叔不幸罹患肝癌,当地医生告诉他只剩三个月到半年可以活了。后在我院做了手术切除治疗,健康度过了18年时光。2022年,由于肝癌的二次复发,他在我院进行冷冻消融及介入治疗,随后通过靶向免疫治疗使病情稳定。今年,凯叔又出现复发迹象,再次回到医疗三科诊疗。目前,凯叔的肝癌复发病灶局部较前缩小,局部活性残留较前减少、减弱,病情有所好转。
个性化治疗方案 精准应对每一次挑战
01 首诊
2004年,凯叔因右胸疼痛被查出肝上有7至10cm的肿物,这可吓坏他们一家人。为了求得诊治,他多方打听,了解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微创技术后,与父亲坐了一天半的火车来到广州就诊。他想,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砸锅卖铁都得治。
凯叔并不清楚,一向身强力壮的自己为何会得肝癌。医疗五科徐炯源主任告诉他,这可能和他患乙肝多年有关。有相关数据显示,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癌风险为非感染者的15~20倍。肝癌患者中,超八成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由于肝脏缺乏痛觉神经,早期肝癌常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待出现症状就诊时多已进展为中晚期,可能失去外科手术机会。
凯叔的肿瘤较大且包绕着血管,医疗三科团队建议他先接受介入治疗抑制肿瘤发展,使其缩小,再进行肝肿瘤切除术。即通过局部治疗等手段,将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转化为可手术切除,为后续的切除术创造机会。
幸好,最后凯叔还是获得了手术的机会,这也意味着命运有可能被逆转。切除四分之一肝脏的他,术后又接受了化疗、干扰素治疗等,病情控制得很好,并恢复了正常工作生活。
02 复发
转眼18年过去了,2022年4月,凯叔因反复腹泻、胃胀到当地医院就诊,结果胃没什么大问题,肝脏却又有占位。他连忙回到复大就医。“肝右叶有11.4×10.6×9.1cm高回声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甲胎蛋白指标高达4137ng/ml……”
“我要是定期体检可能早就发现,早就控制。”凯叔不止一次说到,自己因为病情稳定就忽视体检,觉得自己完全“好了”,以至于肿瘤那么大才发现。
最终,凯叔接受介入化疗栓塞+持续动脉灌注术以及局部冷冻消融治疗后,病情稳定,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的指标持续下降,肝肿瘤也较前缩小。出院之后,凯叔谨遵医嘱,通过靶免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并定期在当地复查。

03 再次复发
今年2月,凯叔复查时发现甲胎蛋白轻度升高,再次来我院复诊。其检查提示,肝癌复发病灶大部分出现凝固、液化性坏死,但局部活性较前增多、增强。经过再次多学科讨论,凯叔接受了肝肿瘤瘤体内药物注射术,利用化学消融处理残留肿物。
由于病灶主要由肝右下动脉供血,介入科医生在DSA引导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肝右下动脉超选下化学物质栓塞术,栓塞后造影提示其供血区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基本消失。目前,凯叔的肝癌复发病灶局部较前稍缩小,局部活性残留较前减少、减弱。

每一次治疗方案实施,都是基于凯叔的具体情况和最新的医学进展。治疗,不仅要考虑如何消灭肿瘤,还要降低治疗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当然,除了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治疗,医患之间的信任和人文关怀也是凯叔康复的重要因素。

“老朋友相见分外开心,岁月不饶人,白发见证了我们一起慢慢的变老。”当我院牛立志院长再次看到凯叔时不由感慨。21年转眼即逝,凯叔从最初入院时的忐忑与不安,到现在每一次住院治疗,都感觉回到一个温暖如家、充满关爱的大家庭。从医护人员亲切的问候、无微不至的护理,到先进的治疗技术,每一次的体验都让凯叔深感满意与放心。



抗癌不仅是与疾病的斗争,更是医患携手的生命马拉松。这面绣着“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这封字迹颤抖却情透纸背的亲笔信,都是岁月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见证。凯叔的乐观和信任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动力,使我们更加坚定地携手前行,共赴医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