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是我的恩人,给了我生命!”近日,肺癌患者郭先生(化名)双手合十,给介入科钟小军医生鞠了三个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痰里带血,竟成罕见癌!
2018年郭先生咳嗽痰里带着点血,以为是天气热导致上火,喝点菊花茶降降火就可以,没想到症状越发严重。在朋友的强烈建议下,他到当地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提示,左肺下叶占位。看到结果,郭先生顿时整个人不好了。“癌症,怎么可能治得好!”即使难以接受,郭先生还是配合医生,入院治疗。
但一天天过去了,同病房的病友都接受了手术治疗,就他不行,这让他很纳闷。“医生说我无法检测到病理,让我去其他医院试试。”为此,郭先生去了其他医院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显示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符合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有7组淋巴结转移,并未进行其他辅助治疗。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什么?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肿瘤,发病率小于1/100万。肺上皮性血管内皮瘤又称为血管内细支气管肺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肺内血管源性交界性肿瘤。病变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有些患者表现为乏力、消瘦、咳嗽、胸痛、咯血及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出现杵状指及胸腔积液,由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极易被漏诊、误诊。
冲着冷冻来的,怎么变成介入?
2019年开始,郭先生又出现咯血,到2021年咯血量逐渐增多,复查提示其双肺多发结节、肿块影。在接受化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1周期后,他出现重度骨髓抑制,白细胞最低下降至0.03。“当时情况很危急,我在医院抢救了很久。”也正因为这个结果,让他对西医不信任了,甚至有朋友让他复查,他也觉得没意思,而是开始接受中药治疗。郭先生想着,即使无法解决问题,先吃点中药看看能不能调养一下身体也好。
然而,问题没有解决,咯血量只增不减,说话都气喘吁吁。在了解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冷冻消融以及徐克成总院长和牛立志院长后,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我院就诊。“我从患癌就开始关注了。这次入院就是想来试试冷冻消融。”但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疗一科的专家却建议他做介入治疗,这让他难以接受。
“我是冲着冷冻来的,怎么变成介入?介入能到我支气管这里吗?”面对郭先生的种种疑惑,医疗一科的医护人员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甚至专门请了介入科钟小军医生来为他讲解。
肺癌,用冷冻消融治疗确实取得不菲的成绩。但郭先生双肺可见多发结节、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较大者位于右肺中叶近肺门区,大小约3.1x3.0x2.2cm,邻近肺门区血管、支气管粘连,若采用冷冻消融治疗的风险较高,容易出血。同时他一说话就咯血,一天咯血量有300ml左右,此时选择介入治疗更为合适。
一次介入,效果立竿见影
经过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介入科钟小军医生在DSA引导下,为郭先生进行双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整个治疗过程,钟医生就像老朋友一样在跟我聊天,每一个步骤如打麻药、进导管都跟我说明,很快30分钟就结束了,过程一点都不痛苦。”
做完当晚郭先生就感觉咯血量减少,还能开口说话呢。他表示入院的时候自己哪敢走路,说话,一走路就喘,一说话就咯血。可是接受治疗后,能说能走,郭先生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还使劲咳了几下,看看是不是真的不出血了。“就只剩下一点小血丝,但这个效果让我很惊喜。钟医生真的为我解决问题,给我新生。”
术前术后对比图
治疗前
针对这一情况,钟小军医生表示,介入治疗只需在大腿根应用穿刺针开出一个不到2mm的小口,由DSA引导能够很好地明确出血部位及血管,应用合适的栓塞材料,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堵塞出血“破口”,从而缓解咯血症状,是临床中治疗大咯血的首选方法。
“我这次出院就不再工作了,好好休养,旅旅游。”郭先生表示,之前自己的生活不规律,又抽烟又喝酒,睡眠不好脾气也不好,还喜欢胡思乱想。现在脑子只有一个想法:身体好才是最重要,他也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与癌共存,才有机会把癌症干掉。
钟小军
钟小军
主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中国肿瘤协会肝癌微创介入分会会员,广东临床管理学会介入微创分会会员。曾多次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从事影像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二十余年,对肿瘤介入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独立完成各类介入手术共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