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下午,由中国著名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教授撰写,中国著名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评述的《践行中国式控癌》新书发布会在广州阳光酒店举行。汤钊猷院士、徐克成教授亲身到场,与市民分享中国式控癌理念及实践心得。汤钊猷院士表示,对癌症的治疗,要“消灭”与“改造”并举,践行“中国式控癌”。
《践行中国式控癌》新书发布会现场。
癌症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治之症。谈到治癌过程,很多人会认为,癌症治疗就是“花钱受罪”,“人财两空”。面对癌症,我们是否束手无策?该如何应对癌症?如何让患者活得更开心,更长久,生活质量更高?针对上述疑问,在昨日的新书发布会上,多位医学界“大咖”对此进行了解答。
这场新书发布会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广东省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主办,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以及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协办。发布会吸引了300多名医学界、文艺界及癌症患者参加,现场座无虚席。
中国著名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甘肃省政协原主席、全国政协原常委杨振杰,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中宣部新闻局原副局长张文祥,羊城晚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时平,暨南大学医学部主任、校长代表董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有勇,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总经理刘建国、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罗荣城,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会长汪谦等专家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嘉宾合影。
作为新书《践行中国式控癌》的作者,肿瘤专家徐克成,以及他的导师汤钊猷院士,在现场为听众作了精彩诠释,将书中倡导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与读者分享。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的最主要疾病,积累了多年临床经验和思考后,中国著名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开始倡导“中国式控癌”理念。徐克成既是肿瘤治疗专家,自己也曾经是一个癌症患者,最后战胜了癌魔。在践行“中国式控癌”的道路上,他积累和锤炼出了许多宝贵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二人珠联璧合,推出《践行中国式控癌》这一力作。
徐克成教授签售新书。
治癌理念要转变,坚持“中国式控癌”观
汤钊猷院士是“中国式控癌”理念的倡导者,他在会上说,所谓“中国式控癌”就是融东西方思想文化精髓,蕴传统中国思维和智慧,洋为中用,走中国特色控癌之路:'消灭'与'改造'并举,与癌共存,将癌症变为可控制慢性病。”
汤钊猷院士倡导“中国式控癌”的理念。
汤钊猷院士说,对抗癌症,要从“抗癌”转变为“控癌”的理念。消灭肿瘤”仍是目前治疗癌症的基本策略。汤钊猷院士认为,目前这些直接杀灭肿瘤的治疗,不管是手术、射频消融、介入、放化疗还是分子靶向治疗,都有着两面性——杀癌同时又促使残癌“反跳”,存在以下问题:
1 几乎所有的“消灭”手段均可促进残癌转移和发展。
2 化疗或放射治疗使原先“不敏感”癌细胞获得“选择”,可逆势生长,加快癌症进展。
3 化疗或放疗可促使癌细胞的基因再突变,这种癌细胞不仅对原先的治疗发生耐药,而且“恶性”程度更高,发展更凶猛。
汤钊猷通过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杀癌疗法都会导致残余肿瘤因为缺氧、炎症和抑制免疫变得“更凶残”,恶性程度提高,残癌转移和发展更快。因此,他认为,21世纪的抗癌战争,除继续寻找新的消灭肿瘤的办法外,还要重点研究“改造残癌”和“改造机体”的方法。“抗癌”应转为“控癌”,在这条路上,“应消灭与改造并举”。
汤钊猷院士说,“从“抗”到“控”的转变,一字之差,是理念的转变,“因为控癌战非抗癌战,改字主要是对癌的认识有所更新。”“我们质疑'斩尽杀绝'战略,并不是否定杀癌的作用,而是要既肯定'消灭'的作用,又要找到弥补杀癌负面问题的办法。”
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办法,如合并应用分化诱导治疗“策反”癌细胞,合并应用抗炎治疗改善癌细胞所在的微环境等。他表示,这些治疗本身并不能杀癌,单独使用对于肿瘤无用,但是与“杀癌疗法”合并,可以减少肿瘤播散,抑制癌细胞转移,延长生存,这就是“改造”的治疗。他总结了改造的总体的策略——改造残癌、改造机体、改造微环境和综合改造。
“改造”癌症,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汤钊猷院士阐述,对癌症进行“改造”,不仅要改造癌细胞本身及其周围环境,还要改善整个机体的抗癌能力。
其中,“改造”癌细胞,就是要让癌细胞“改邪归正”,或让癌细胞相互制约,“以恶制恶”,或减低癌细胞的“恶性”。
肿瘤生长需要良好的周围微环境,如何“改造”微环境呢?汤院士指出,对肿瘤微环境中一些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抑制肿瘤的进展,“已证明,炎症抑制剂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剂,均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如何“改造”整体和局部?汤院士指出,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是“改造”机体抗癌能力的关键,“免疫疗法被认为是21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治疗手段。”他介绍,细胞免疫治疗有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汤院士是广东新会人,今年88岁,他还在会上透露养生秘诀,他说:“病人往往会因为疾病放弃运动,然而适当的运动却是增强免疫力的最佳途径,其中,适当游泳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受益更多”。他发现,适度旅游可升高体内的多巴胺,多巴胺可起到抗肿瘤、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他在会上透露,一位肝癌切除的患者,从2005年起每天游泳1000米,用干扰素每周2次,至今已无瘤生存17年。
“他告诉了与会者几句养生“顺口溜”:戒烟少酒,重中之重;平衡饮食,劳逸结合;迈开双腿,疾病却步;心胸开阔,绝非小事;手机过用,弊多利少;减少炎症,防微杜渐;保健补品,过犹不及;乔迁新居,有喜有忧;国家层面,减排防污。”
徐克成亲身经历,实践“中国式控癌”
在汤钊猷倡导的“中国式控癌”观后,徐克成决心,“要在自己身上,践行中国式控癌”。许多人对癌症感到恐慌,是因为大多数人觉得那是不治之症。但是徐克成却用自己的患病经历,告诉患者,癌症并不可怕。只要坚持“与癌共存”,改变对癌症的理念,策略和方法,癌症患者也能长久的活下来。
徐克成教授分享践行“中国式控癌”的亲身经历。
站在讲台上演讲的徐克成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他本人也是一名战胜肝癌的勇士,今年78岁高龄的他,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他说自己的新生命是从11年前开始。2006年1月26日,徐克成因为胆管细胞性肝癌接受了肝癌切除手术,术后,开始了他本人认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我没有化疗,没有放疗,但这11年来我身体健康,活得开心、活得舒适!”
“我在自己身上,践行'中国式控癌'。自己的生死体验,让我明白了'与癌共存'的真谛,非常感恩。”新书作者徐克成教授感慨。他表示,践行“中国式抗癌”,就是一种心灵的追求,就是走上“变革的新路”。这是学习、吸收、研究、转化,秉持新理念、新策略、新技术的过程。
他笑着说,“其实癌细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癌症是进化的产物。人们对癌症的治疗有错误的认识。癌细胞是正常细胞的“叛徒”(突变),终结癌症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对于从正常细胞“叛变”而来的癌细胞,虽要镇压,但“杀杀杀”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最好的结局仍是'共处'”。
他在新书《实践中国式抗癌》中写道:“医生患病,尤其是癌症,也许是'好事',因为可以更加明白如何给病人以最恰当的治疗。他昨天说:“我在自己身上,践行'中国式控癌'。自己的生死体验,让我明白了'与癌共存'的真谛,非常感恩。”
台下座无虚席,嘉宾聆听徐克成教授感言。
新书作者、肿瘤专家徐克成教授感慨:“多年来,我和我的同事,或电信联系,或登门拜访,行国内,去国外,走城市,往山村,遍访了上千例癌症患者。我很欣慰,许多本来无生存希望的癌症病人,确确实实活下来了;我很感恩,这些病人的生存经历,增强了我践行'中国式抗癌'的信心。我将'控癌'中自己的以及同事的一些成绩、缺点、失误、经验和教训,写成随记、故事、感想,汤院土又对多数文章作了评述,从而汇集成即将出版的这本书。虽然编写人是我,但书的思想和灵魂来自汤院士。”《实践中国式控癌》由此诞生。
业界大咖会上发表感言
殷大奎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发布会上发言。他对汤钊猷与徐克成的“践行中国式控癌”理念给予了高度赞誉。他表示,“即将问世的《践行中国式控癌》由徐克成教授编写,汤钊猷院士评述。这本书既提出创新理念,有展示实践成果,有肯定,也有质疑。是他们二人“珠联璧合”式的合作成果,堪为学术界典范。”
李时平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时平代表新书出版单位上台发言时表示,羊城晚报成多次与徐克成教授结缘,结下深厚情谊。徐克成是我国卫生系统最高奖“白求恩奖”获得者,不仅精于学问和医术,更崇尚医德。诚信博爱,堪为大医精诚的楷模。李时平说:“未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将努力传播时代楷模式人物精神,共同推动中国癌症医学事业的崛起。”
罗荣城
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罗荣城教授上台发言时称,在听取了汤钊猷院士和徐克成教授两位的精彩演讲后,作为晚辈深受感动。他说:“在上午查房时看到他们两位前辈对患者的关爱,对医学事业的一生追求以及对医学的情怀,向广大患者和医护工作者阐释'消灭'与'改造'并举的深刻道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诉癌症患者,什么是最合适的治疗,怎样长久地活下来,活得开心快乐,这是作为一位从医半个世界的医生最伟大医德情操。”
汤钊猷院士和徐克成教授昨日上午在复大肿瘤医院查房。
牛立志
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副院长牛立志上台发表致辞。他表示,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一直在践行中国式控癌理念与思想,为相当一部分中晚期癌症患者延长了生命。他自己也追随徐克成教授多年,一直在实践徐克成与汤钊猷院士二人倡导的“中国式控癌”观。未来,他仍将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地发扬和践行汤钊猷和徐克成院长提出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为中国癌症事业做贡献,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徐克成门诊预约电话:400-6680-120
医院网站:m.fuda1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