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古丽娜(化名)以为只是太累了,休息不足。
2024年夏天,她开始睡不好、浑身没劲,常常恶心呕吐,也吃不下东西。去印尼当地的医院一查,医生发现她腹部有肿块,胸腹腔还有积液,怀疑可能是肉瘤。古丽娜心里一沉,直觉告诉她:这可能是癌症。
那时候,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甚至呼吸都变得困难。她四处打听,问了很多医生和朋友,最终很多人都向她推荐了中国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她没有犹豫,决定直奔复大。“当时我已经没有体力再折腾了,既然那么多人推荐这里,一定是有道理的。我就想,如果不是癌症,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确诊为癌症,那就直接在复大那治疗。”
同年7月,古丽娜入住复大医疗二科。经过全面而细致的检查,确诊她腹部的肿块为恶性淋巴瘤,符合结外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这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当时病情已进展至IIIS期。
根据Lugano分期标准,IIIS期意味着肿瘤已侵犯横膈以上的淋巴结区域,并伴随脾脏受累。这一分期显示,疾病虽已超出局部范围,但尚未广泛扩散至其他结外器官(如肝脏、骨髓、肺部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于病理诊断和全面的分期评估,医疗二科团队为古丽娜量身定制了R-CHOP治疗方案。经过3个疗程的靶向药物联合静脉化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之后,医生又为她调整了治疗方案,采用了更精准的“介入动脉灌注化疗”:化疗药物不再“游走”全身,而是通过动脉血管直接灌注,精准到达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同时,减少对全身的影响。这样一来,药效更强,副作用也更轻。
几个疗程下来,古丽娜的CT报告带来了好消息:全身淋巴结较前缩小,部分已经消失,腹腔内的病灶减小,胸腹水也基本消退。她自己也感觉到身体一天天好转:“我现在比以前健康多了,走路都有劲了。”
“在这里,我从不觉得孤单。”让古丽娜在这场艰难的抗癌路上感到温暖、直呼“从不孤单”的,不仅是先进的医疗,还有那群特殊的人——在复大,她遇到了许多来自印尼的病友。他们时常相聚,彼此鼓励、分享经历。来自同胞和家人的支持,加上医护团队的全程陪伴,让她感受到跨越国界的温暖力量。

△古丽娜及家人
如今,古丽娜已经完成了所有化疗,进入维持治疗阶段,靠免疫药物和靶向药防止复发。她笑着说:“我要努力康复,成为复大的抗癌明星!”而我们,也愿意一直陪伴她,走向更健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