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长肿瘤,但并不是所有肿瘤都“老老实实”待在容易处理的位置。
有些肿瘤藏得非常隐蔽,紧挨着重要器官或大血管,医生操作时往往“无从下手”。传统方法比如注水或充气,本意是想把肿瘤“隔开”,但有时候不仅没分开,反而促使肿瘤“四处游走”,增加了锁定目标的难度。
这时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技巧——“钓鱼执法”,来让肿瘤主动“现形”。
“钓鱼执法”原本是一种刑侦策略:警察在掌握一定证据后,故意设下“诱惑”,引嫌疑人出洞,再实施抓捕。
而在医疗中,这是冷冻消融特有的“拿手好戏”。医生利用冷冻针粘住肿瘤,像“钓鱼”一样,把它从危险区域慢慢“钓”到安全地带,再轻松消灭。这样一来,既清除了肿瘤,又保护了周围重要组织。
之前有一位肠癌患者,经历手术和放化疗后,发生了肺转移。肿瘤虽然不大,却长在了心脏旁边。如果直接开刀,风险极高;直接做冷冻消融,又可能误伤心脏。最终我们决定采用“钓鱼执法”冷冻消融术。
手术中,我用一根冷冻针“钓”住肿瘤,像收起鱼线那样,慢慢把它从心脏附近牵引到更安全的位置,再实施冷冻消融。整个过程必须极度谨慎,因为心脏周围血管丰富,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


这不仅考验医生的技术,更考验经验和心理素质。既高度集中精神将肿瘤移出消融,也要时刻紧盯着心脏等重要器官是否正常运行。整个手术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耗时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类似的情况还包括长在肺门附近的结节,位置也非常棘手。借助冷冻固定和“钓鱼”技巧,使结节远离肺门大血管,再插入活检针和冷冻针,就能安全、彻底地消灭它。






可以说,冷冻消融在处理“刁钻”肿瘤时优势明显。“钓鱼执法”把藏在要害部位的肿瘤引出来再消灭,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当然,随着冷冻技术不断进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复杂肿瘤问题被攻克,也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