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什么?癌症就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癌细胞不可能斩尽杀绝;癌症也并不可怕,只要拥有良好的心态,秉持正确理念,采用创新策略,接受适合的方法,就能与癌‘和平共处’”。3月22日,在“复大新视野 徐克成大讲堂”第十九讲上,我院徐克成总院长向大家发起新版《与癌共存》新书宣讲会。会上,徐院长阐述编写这本新书的初心以及安排出版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一辈子战斗在抗癌前线的徐院长,2006年患上了胆管细胞性肝癌。他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合理地治疗,他成为了一个战胜癌魔的强者。徐院长对癌症的认识,既来自其作为一个医学家的专业探讨以及多年来在癌症治疗中的临床实践,也来自其作为一名癌症康复者的自身经历,令其在肿瘤诊治上开辟了一条新路,促使他写成《与癌共存》一书,为抗癌治疗指明了方向。该书于2016年由广州出版社出版。

如今,徐院长已经“重生”十七年了。“前几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党建工作第四督导组组长、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党支部书记张建给我发微信,说想把我这本新版的《与癌共存》推荐到‘读讲一本书’活动中去,我们进行了交流。”徐院长很是激动,随着文化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癌症的认识,已经从几十年前的“癌症就是死亡”“癌症不可治”,变成,或正在逐步变为“癌症可治”“癌症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与癌共存”的理念越来越被更多人认可。
新版《与癌共存》主要围绕永恒的主题——与癌共存、十七年生死历练与感悟、治疗的方法与策略、康复和抗复发疗法、100例长期生存报告等内容展开。徐院长表示,癌症,你无法回避。癌细胞是生命的新常态。癌细胞从正常细胞突变而来。只要有生命存在,正常细胞就会不断复制,复制“错误”就在所难免,癌细胞就会产生。与感染病是细菌、病毒的“外敌入侵”不同,癌细胞的产生是“内乱”,对“同种同族”的癌细胞既要尽可能杀灭(放射、化学药物),更要强化机体对抗癌细胞,维持机体的稳定的力量。因此,对待癌细胞,要“善待”,不能一味“杀杀杀”。

▲细胞突变到增生,到异型增生,到原位癌,到侵袭性癌肿,经历数年到数十年
癌症发生的过程往往需经历多年甚至几十年,换句话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癌细胞一直是“友善”地与人体“和平共处”的。徐院长反复强调,癌症并不可怕,早期癌通过治疗可达到根治的效果,进展期癌也有与癌共存的机会。当然,治疗也不能过度治疗,要让病人在有生之年活得开心、快乐,我们要采取温和的治疗方式,避免二次伤害。这需要因人而异,寻找一个合适的治疗策略,才能让患者更好获益。他希望通过新书的发布,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故事,科学的治疗,让“与癌共存”这个理念能够得到传承,也更希望这个理念能够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