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甲状腺左右结节活检结果都是恶性,还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这种情况不适合消融,要以手术为主。”我之前就碰见一个甲状腺结节患者,专门来找我做消融。但一般情况下,结节<1cm,没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学低危甲状腺癌才比较适合做消融。显然该患者的病情不适合,我拒绝她的请求,最终,我院头颈肿瘤外科专家曾宗渊教授为其手术,目前恢复得不错。

△与该患者交流




△这位患者也是甲状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首选手术切除,而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淋巴清扫干净。
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激光消融等;是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将消融针经皮精准插入甲状腺结节内,启动仪器后消融电极产生热量,通过热效应使病变组织内的水分蒸发、干燥、凝固和坏死,最终被机体自然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20余年,其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好、术后恢复快、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术后美观等优势,因此更易被患者接受。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热消融术已逐渐成为外科手术切除的替代治疗方法,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比如——
2020年欧洲甲状腺协会发布的《影像引导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热消融指南》明确指出,热消融是症状性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治疗方法。推荐激光消融和射频消融作为首选方法,微波消融在欧洲很少应用,被列为二线选择。
2022年美国头颈学会-内分泌科及欧洲甲状腺协会等发布的《射频消融和相关超声引导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疾病国际多学科专家共识声明》明确指出,对于导致压迫症状或影响美观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超声引导下的热消融技术可作为外科手术的一线替代方案;对患有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且对一线治疗方案有禁忌的患者,热消融技术是一种安全的替代治疗方案。
但对于甲状腺癌的热消融,业界学者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比如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但部分推荐内容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该《共识》推荐“将热消融作为T1aN0M0 PTC(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强推荐,高质量证据)”。
有学者认为共识中所列出的研究证据,并未将热消融和保守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同时,研究证据中指出的T1aN0M0 PTC也有前提,即已经确定了这些患者是低危、单发的肿瘤,而《共识》将其引申为所有类型的T1aN0M0甚至T1b、临床多灶等高危PTC。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共识》中引用的三项针对T1aN0M0治疗安全性和疗效的研究,虽然是多中心研究,但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均较短,最长为34.57个月,对于多数进展缓慢的PTC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同样的,在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最新发布的《2024成人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征求意见稿)》中,热消融技术并未被列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常规疗法。韩国则在2025年1月2日,时隔近7年后更新了“复发性甲状腺癌射频消融指南”,指南强调热消融近年来已积累诸多循证证据,但仍指出,应是对于“拒绝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国际第一版甲状腺乳头状癌T1N0M0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在国际专业顶刊RADIOLOGY发布。这一共识突破了以往共识只推荐针对T1a期(肿瘤直径<1cm)乳头状癌热消融的局限,以国际专家共识的形式首次将T1b期(肿瘤直径<2cm)纳入热消融范围,首次将多发乳头状癌,被膜微侵犯乳头状癌,和峡部乳头状癌纳入热消融治疗范围,也首次将热消融治疗置于与手术地位相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这也意味着针对T1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获得了国际专家的承认。

目前大家对这方面争议和讨论都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科差异。热消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安全性和疗效得到了验证。我们需要弄清它适用的时机和适应证,根据病情选择技术,而不是就着技术匹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