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P”和“PPS”模式
十年多的探索,我们有痛苦的经历,也享受了成功的快乐。对于没有能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患者,我痛心,真是“医学无能,医者惭愧”,我感谢他们,从为他们的治疗中我们获得了经验、教训;对于治疗成功、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患者,我快乐、欣慰、感恩,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癌症治疗的希望。
正是无数的失败和成功,让我们探讨出“3C+P”和“PPS”模式。如果说,手术、化疗和放疗是迄今仍不可缺少的三大疗法,那“3C+P”就是传统疗法的补充和延伸。这种模式基本思路和做法如下:
适应证:主要针对中晚期即进展期肿瘤患者,包括①不能手术切除的实质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胰腺癌、肾癌、乳腺癌以及软组织肿瘤(肉瘤);②对放化疗不敏感或曾作放化疗而无效者;③复发性癌肿;④手术切除困难的良性肿瘤,如巨大神经纤维瘤、乳腺纤维腺瘤、子宫肌瘤等。
对于从技术上可以切除的癌肿(小肿瘤或早期癌肿),如肝癌、肺癌,但因为患者年龄大、全身情况较差,或肝肺功能低下,不能耐受手术操作,也可作微创性消融(冷冻)治疗;乳腺癌患者为了保持乳房完整性或美观,可接受微创冷冻治疗。
目标: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主要为了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包括(图43)—
l 冷冻消融(Cryosurgery或cryoablation,CRA):主要采用经皮冷冻,系在CT或超声引导下,经过皮肤插入冷冻探针至肿瘤内,开动特殊设备,使针端温度快速降至零下160-170摄氏度,让肿瘤组织瞬间形成冰球,再复温,再冷冻-复温,整个过程60分钟左右。
l 微血管介入(Cancer microvascular intervention,CMI):将化疗药和其他相关药物配制成纳米形式的液体,通过微导管插管,将其输入支配肿瘤的血管内。药物微粒通过泄漏的肿瘤血管进入肿瘤内,其浓度是一般化疗的40倍以上,从而“集中优势兵力”消灭癌细胞,而由于药物微粒不能透过正常血管,因此对全身几无副作用或甚微。
l 联合免疫(Combined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CIC):采用各种特殊方法,修复、补充、调动或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之发挥“天生”的或“适应”性抗癌作用。其目的在于消灭残存癌细胞,或预防新生癌细胞产生。
l 个体化(Persolization,P):分析病人病情和影像学、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基因或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从整体和分子层面,选择合适治疗和药药。
冷冻消融治疗
微血管介入治疗
免疫治疗
图43 3C模式
病人完成主要治疗后(出院后),便进入预防复发或维持缓解阶段。因此,采用“PPS”,即预测(prediction)和预防(prevention)系统,即采用分子生物学、生化和影像技术,预测肿瘤进展的可能性,从心理上、生活上和免疫调节上预防癌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