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一、流感预防
你也感冒了?
流感病毒,传播性强,蔓延迅速
1、流感须知
(1)、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半小时
(2)、症状:高烧不退、咳嗽、流鼻水、肌肉酸痛、头痛
(3)、并发症:肺炎、脑膜炎、心肌炎、严重者心肺衰竭致死
(4)、预防措施:
l 勤洗手,多喝水
l 开窗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l 避免在密闭空间活动,降低感染机率
l 出现感冒症状,外出应戴口罩,必要时请假在家休息
l 注射流感疫苗及肺炎链球菌疫苗(避免并发肺炎)
2、谨防禽流感和流感病毒“同流合污”,预防“两流”原则:
(1)、少近距离接触禽鸟
(2)、勤洗手
(3)、常通风
(4)、接种流感疫苗
3、做自己的“手”护神
为什么要洗手?
手是医院内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有效的手卫生行为,能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能有效降低整体支出
什么时候洗手?
A、下列情况推荐使用普通洗手液或抗菌洗手液加流动水洗手
l 手部有可见污物,接触蛋白样物、血液或其它体液后
l 接触可疑或确证的芽胞杆菌污染的物品后应洗手,因为酒精、含氯消毒剂、洗必泰、络合碘或其它消毒剂对芽胞的抗菌活性有限
l 进餐前或使用卫生间后
B、下列情况推荐使用酒精性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前提是手部可见污物
l 直接接触病人前
l 无菌操作之前
l 有体液暴露风险的操作后(无论是否使用手套)
l 接触病人周围物品后(包括生活和医疗物品)
专业洗手法
1、取适量产品于手心
2、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3、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4、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5、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揉搓,交换进行
6、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8、如有必要,搓搓手腕,交换进行
4、手卫生的五大时刻/指征
在下列情况下,应用皂液+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性免洗手消毒液洗手
1、接触病人前
2、无菌操作前
3、有液体暴露风险的操作后
4、接触病人后及脱手套后
5、接触病人周围物品后
二、标本有质量 治疗有保障
1、体液采集
(脑脊液、胆汁、穿刺液)
脑脊液:用腰穿方法采集脑脊液1-2ml放入无菌试管中用作细菌培养。(注:脑脊液标本也可直接注入血培养儿童瓶送检,注入量为1-2ml)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应常温保存,不能放冰箱。
胆汁的采集
1、十二指肠引流法
在无菌操作下用导管作十二指肠引流采集。
2、胆囊穿刺法
在进行胆囊造影术时,可同时采集胆汁。
3、手术直接采取法
在进行胆囊及胆管手术时可由胆总管、胆囊直接穿刺采集胆汁。(注:胆汁标本也可直接注入血培养瓶送检,注入量为1-2ml)
穿刺液:胸腹水可抽取5-10ml;心包液、关节液等抽取2-5ml。将抽取穿刺液置于含有抗凝剂的无菌容器中,充分混匀,立即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应置4℃,冰箱保存。
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取出标本后应将注射器内空气排空,同时将针头插入灭菌胶塞内,以防空气进入。
2、粪便标本采集
1、自然排便采集法:自然排便后,挑取有脓血、粘液、组织碎片的粪便或絮状物盛于无菌容器内及时送检。
2、直肠拭子法:不易获得粪便的患者可用肥皂水将肛周洗净,用无菌湿润的棉拭子插入肛门与直肠粘膜表面接触后轻转拭子。该标本须置入运送培养基或GN肉汤中送检。
标本的运送:
(1)粪便标本应尽快送检,室温条件下不能超过2h。
(2)标本采集尽可能在发病早期和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采集。
(3)用于厌氧培养的标本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最好为床边接种。
(4)粪便标本因各种正常菌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分辨是否为病原菌,因此,粪便标本一般不作涂片检查,只有怀疑霍乱孤菌及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时,才做直接涂片检查,如做直接涂片检查,可选用常规粪便采集容器送检。
3、尿标本采集
采集容器:洁净、无菌、加盖、密封、防渗漏、不含防腐和抑菌剂,一次性使用,容积应>50ml。
标本的采集:
中段尿采集方法: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尿。
女性:先用肥皂水清洗,再用0.1%高锰钾水溶液冲洗尿道口,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10毫升左右于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男性:将包皮翻开冲洗,1:100新洁尔灭消毒尿道,无菌生理盐水冲去消毒液,弃去前段尿,收集中段尿2-10ml盛于无菌容器内。
儿童:多数情况下仅冲洗外阴是不够的,故采集标本较为困难,如尿内细菌明显增多,可高度怀疑尿路感染。
膀胱穿刺采集法:此法是评估膀胱内细菌的“金标准”,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尿困难婴幼儿,由临床医师执行。
导尿管尿液:用75%酒精消毒导尿管外部,将无菌注射器插入导尿管吸取尿液置于尿杯中。
24小时尿液查抗酸杆菌:患者24h尿液均收集在便器中,弃去上清尿液,混匀沉渣收集约100ml置于清洁带盖的玻璃瓶中送检。
标本运送:
采集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放4℃冰箱,但不能超过2小时,采集好的标本放入专用密闭送检箱中,运送时要注意避免对环境空间的污染。
4、痰标本采集
标本的采集:
自然排痰:要求患者清晨清水漱口3次之后用力咳出,标本最应≥1ml,并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采集标本。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应留取24小时痰于一个有盖的玻璃瓶中送检。
气管穿刺法:仅用于昏迷患者,由临床医师进行,采集标本适用于厌氧培养。
纤维支气管镜抽吸:通常用于给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顺便抽取,此标本适用于厌氧菌的培养,诊断是否由厌氧菌引起的肺脓肿。
胃内采痰法:该法在清晨空腹时,将胃管从鼻腔插入胃内,用10-20ml注射器抽取。
小儿取痰法:用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深入咽部。
标本的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应争取在20min内送达检验科微生物室。不能立即送检的,室温保存≤2h,或置于4℃冰箱中保存但不能超过6小时。
5、降钙素原(PCI)的临床应用
PCT应用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判断
在感染疾病严重程度的发展过程中,PCT随着严重程度的不同(局部感染、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呈现由低到高的浓度变化。
PCT-细菌感染治疗效果及预后监测
随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的响应,引起了PCT血清水平的典型变化过程。通过PCT不断在体内衰减,反映出抗生素治疗策略的成功。
PCT帮助排查血培养是否污染
血培养 |
PCT |
建议处理方案 |
阳性 |
>2 |
按照血培养鉴定药敏结果修正或维持处方 |
阴性 |
<0.5 |
参考其他临床指征,暂不使用抗生素,观察是否存在其他诱导体温升高等因素 |
阴性 |
<0.5 |
微生物室与临床相互沟通,实验室按照细菌分类特点,确定是否进入污染排查流程 |
阴性 |
>2 |
重复送检血培养,留意血培养影响因素,保证采血量和增加血瓶套数,并保证在停药后或下一次用药前采血,实验室同时采用宣传或延长培养时间等方案 |
血培养的采血量与采血套数
l 成人:10-20ml/套
l 儿童:1-5ml/套,对婴儿患者采血量不能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
l CLSI要求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应包括一个需氧培养瓶,一个厌氧培养瓶
l 一个静脉穿刺点只能采集1套血培养,采集第2套血培养应选择第2个静脉穿刺点
l 成年病人不能只采1瓶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不足和只做1套血培养所得结果是很难正确解释的
皮肤消毒
首先要确定静脉穿刺点,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原液涂擦两遍,作用3-5分钟,稍干即可以进行穿刺,整个过程要求严格无菌操作。(洗必泰不能用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
血培养瓶的消毒方法:弃去瓶顶塑料帽,用75%乙醇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秒。
何时需做血培养
只要怀疑菌血症,随时做血培养
血培养适应症
l 发热(38)
l 体温过低(38)
l 白细胞增多(10000)
l 粒细胞减少()
l 低血压
l 局部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
l 虚弱、精神状态错乱、体重突然下降的老年人
l 肾功能不全、无法解释的白细胞增多及精神状态改变
l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何时采血
血培养最佳采血时机
l 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
l 尽可能在寒颤和发热初起时
l 心内膜炎(持续性菌血症)比较特殊
l 具体方法请参照感染性心内膜炎采血方法
6、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基本原则
可能致病菌
-标本最收集到越多越好
-保持微生物的活性
可能污染菌
-非无菌部位
l 避免污染:消毒
l 减少增生:低温保存及用输送培养基
-无菌部位
l 避免污染:确实消毒
常见培养标本运送及贮存条件:
标本类型 |
运送条件 |
贮存条件 |
血、骨髓 |
血培养瓶 |
室温或35℃ |
脑脊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液等 |
带帽注射器或运送培养基 |
室温避免冷藏 |
痰、支气管冲洗液、粪便、中段尿等 |
痰杯、无菌试管、运送培养基等 |
冷藏 |
分泌物、拭子(伤口、眼、生殖道等) |
运送培养基 |
室温 |
三、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如沾染血液、体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及摘手套后
请立即洗手
预料有血液或体液溅出时
请戴口罩及护目镜
无菌操作或接触血液、体液及破损皮肤黏膜
请戴手套
切勿双手回套针帽
小心处理针头及利器
为健康工作,为工作健康
――做好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原则
目的: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原则: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
标准预防的内容
很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着手套。
操作前后洗手。
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时应戴手套、口罩、防护镜、隔离衣。
使用安全、防针刺伤的操作工具。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和环境,防止针刺伤。
使用后的锐器物品应立即放入锐器收集盒内
你洗手了吗?
高超医术露一手 洁净卫生有两手
科学探病,抵御感染
去医院探访亲人和朋友时,多注意,好防护,降低感染,保护你我
l 防止易感人群感染
l 防止感染的传播
l 防止被感染病毒
1、进入病房先洗手,离开病房也不忘,照顾病人前和后一定不忘洗双手
2、保持医院和病床的整洁
3、儿童易感染,携带探访要谨慎
4、私人用品不共享,减少感染再传播
5、患病时少探访,痊愈好了再联系
6、带食物探访要小心,食品卫生是关键
7、鲜花好看易过敏,探视最好不携带
8、尽量不要触碰病人的伤口和他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9、室内环境,请勿吸烟
四、致病细菌触手可及
警惕:细菌会跟着你的双手到处旅游!
提醒:使用酒精性擦手液可以帮助阻止细菌传播,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手机、听诊器、查房、午餐、洗手间、治疗车、呼吸机、输液治疗
NO ESKAPE!
消灭院内多重耐药菌!
Enterococcus faecium,屎肠球菌
Staphylococcus auerus,金黄色葡萄球菌
Klebsiella species,肺炎克雷伯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鲍曼不动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
Enterbacter species,肠杆菌
l 每个人都是感染传播源
l 好的手卫生保护您和您的病人
l 请使用酒精性擦手液
1、预防控制MDRO的bundles
l Hand Hygiene手卫生
l Contact precautions 接触隔离
l Minimize shared equipment 减少设备共用
l Environmental cleaning 环境清洁
l HAI Preventive Bundles 医院感染的组合预防
l -Catheter-associated 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l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呼吸机相关肺炎
l -Catheter-associated UT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l Active surveillance cultures 主动监测培养
l Chlorhexidine baths洗必泰洗浴
l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抗菌药物管理
2、抵御耐药性
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2011年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没有承诺、监测薄弱、药物质量低下、药物使用不合理、缺乏感染控制、缺少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
为什么?
l 在患者、医护人员中辩认无症状携带者
l 可采用严格的隔离屏障预防措施(接触隔离和针对高危人群的卫生措施)阻止交叉感染
其它事实:
l 接触传播是MDRO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
l 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隔离+筛查),可使ICU患者间的交叉感染降低为原来的1/16(Jernigan JA,1995)
l MRSA携带者中高达30%将成感染者
l 在北欧国家(例如丹麦、荷兰和荷兰),以筛查政策和抗菌药物控制为核心的严格干预显著降低了细菌耐药的出现和蔓延
多重耐药菌筛查的重要意义
只对有临床症状的感染患者培养鉴定会漏诊35%-85%的定植菌携带者
相反,主动监测培养能发现80%的定植菌携带者(IHI,2006)
3、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l Hand Hygiene手卫生
l Contact precautions 接触隔离
l Minimize shared equipment 减少设备共用
l Environmental cleaning 环境清洁
l HAI Preventive Bundles 医院感染的组合预防
l Active surveillance cultures 主动监测培养
l Chlorhexidine baths洗必泰洗浴
l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抗菌药物管理
五、加强感染控制 保障医患安全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搓擦
2、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3、手心对手背相互搓擦
4、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6、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7、一手握住另一手腕旋转搓擦,交替进行
1、级综合医院评审医院感染管理核心条款
l 抗菌药物管理有适当的组织,并制定章程,明确职责,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检查、干预和改进措施。
l 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
l 落实各类手术(特别是Ⅰ类清洁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关规定。
l 有多重耐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
l 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l 有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训。
l 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织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
2、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l 监测
l 隔离患者
l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l 无菌操作
l 手卫生
l 医疗环境清洁、消毒
3、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
l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l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l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l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l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l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受到哪些处罚?
医院:
在卫生部组织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活动督导检查》如不达标,医院将被取消国家重点专科评审资格,国家百家优质医院评审资格等。
临床医师: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根据每月处方及医嘱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科主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科室和科室主任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阳光用药监测结果及科学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科室,科室主任接受纪检监察处的诫勉谈话。
5、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现象
l 诊断为感冒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l 不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病患要求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l 未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品种;
l 未根据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如半衰期短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一日仅给药一次;
l 无明确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l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选择静脉注射给药途径;
l 认为广谱的抗菌药物比窄谱的疗效好,不及时送检标本。
6、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 |
抗菌药物选择 |
颅脑手术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
第一代头孢菌素 |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甲硝唑 |
乳腺手术 |
第一代头孢菌素 |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腹外疝手术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 |
胃十二指肠手术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
阑尾手术 |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甲硝唑 |
结、直肠手术 |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哨唑 |
肝胆系统手术 |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
心脏大血管手术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
泌尿外科手术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
一般骨科手术 |
第一代头孢菌素 |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
妇科手术 |
第一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甲硝唑 |
剖宫产 |
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 |
注:
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哨唑0.5g。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5、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
1、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
2、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需预防抗菌药物。
3、给药方法:
(1)清洁手术,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越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2)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3)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4)污染手术可依据病人情况适当延长。
(5)手术前已感染者,按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进行。
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4、分级管理: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医师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高级技术职称医师(签名)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5、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美罗培南、泰能、帕尼培南、陪他米隆、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口服)等。使用时必须做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六、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1、着工作服、卫生手消毒
2、戴一次性圆帽
3、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4、穿一次性隔离衣
5、穿一次性鞋套
6、卫生手消毒
7、戴清洁手套
七、锐器伤的应急处理SOP
1、医务人员针刺伤,致出血性伤口
2、挤压伤口(以离心方向挤压,尽可能挤出更多血液,禁止按压伤口止血)
3、冲洗伤口(在流动水下充分冲洗,至少5分钟)
4、消毒伤口
5、包扎伤口(用创可贴轻轻包扎,每天更换)
6、报告登记(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7、咨询评估(根据暴露源和暴露者本人情况,咨询医院感染管理科)
8、监测随访(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关的血源性检测和跟踪随访)
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
个人防护
关于血源菌的知识
l 血源菌需通过破损的粘膜才能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感染。
l 不同的血源菌引发感染所需的数量有着很大的不同。
l 研究表明:特定的环境决定感染的类型。医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扎伤所致感染的类型取决于病人所携带病菌的类型。
l 血液中病毒微粒的浓度取决于病毒的类型和患者状况。通常每毫升血液中含有1-100个病毒微粒。而一个感染HBV的病人每毫升血液中则近1亿个病毒微粒。
l 某些血源菌,如HBV可在体外存活数天,而HIV则对界环境比如热、空气等因素十分敏感,离开人体后便不能存活。
病毒传播差异
针刺伤后的感染机率50%以上
我们必须重视职业性血液性疾病感染的危险。也许你所接触的病人群体导致你感染的机率是较低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仅被一个病人用过的针头扎伤,就有可能引发你被感染。
影响感染发生机率的因素
l 刺伤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
使用的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数量
接触路径
针从病人(传染源)身上取出后的时间长短
l 病人相关因素
HIV相关疾病的阶段(最长窗口期可达3个月此时相关血液检测为阴性,但仍是传染性)
血液中病毒的存在或浓度
l 医护人员相关因素
整体健康状况
HIV/HBV/HCV在病人群体中的普遍性
坚持采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安全措施
接触感染风险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
关于针刺伤(美国护士学会数据)
l 每年医护人员遭受60万至100万次针刺伤。这些职业暴露可能导致乙肝、丙肝以及艾滋病。
l 每年至少有1000位医护人员由于针刺伤和锐器伤受到严重的感染 。
l 在病房工作的注册护士持续地受到无法抵制的职业暴露的危险。
l 针刺伤是可以被预防的。超过80%的针刺伤是可以通过预防针刺伤的装置或产品来预防的。
l (1992年以前)少于15%的美国医院使用安全型的针头装置和系统。
l 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署针对所有的医护人员发布了一项警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使用无针的输液装置。
l 第一个安全针的设计在70年代获得专利,随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署批准了超过250项的安全型的装置进入市场。
l 超过20种其他感染通过针刺伤传播可能被携带或传播,包括:肺结核、梅毒、疟疾和疱疹。
医护人员感染HIV的数据分析(美国1993报导)
造成经皮损伤的器械种类注射器用后处理的困难使其出现高针刺伤率10%与留置针有关
2011年广东省锐器伤基线调查数据部分分析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
l 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病人,提倡使用保护措施(血液、体液、排泄物等)
l 经血传播/非经血传播(消化道,呼吸道,粘膜等)
l 双向保护
手套
l 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l 手套的次数越多就越习惯在开始操作时戴手套。
l 开始穿刺前和处理完毕后洗手。
l 治疗过程完毕和整体处理完毕后摘手套。
l 保持手套的完整。
l 美国FDA标准:允许4%的手套破损率。
l 戴手套时接触的由针头转移的血量减少50%。
洗手(参考美国2006版INS实践标准)
标准:“实施所有临床操作前和操作后立即洗手,戴手套和脱下手套之后也应洗手”。
l 固体肥皂作为细菌的潜在来源不应该继续使用,而用液体肥皂和水洗手是适宜的。
l 毛巾和无酒精的洗手液不用于手部清洁...
隔离衣
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时,应戴防护镜和穿隔离衣。
安全输液工具(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输液器具)
安全装置的特性-美国护士学会防针刺伤指南
装置是无针连接的。
安全装置要成为产品的固定部分。
装置自动激活。(无须操作者激活)如果操作者激活是必需的,安全装置可以被单手操作,允许操作者的手留在暴露的锐器之后。
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区分安全装置是否被激活,有些装置会发生声响,诸如“滴”一声,提示装置已被激活。其他,如当装置启动后,颜色发生变化。
安全装置启动后无法再恢复,在整个处置过程中,仍然处在保护状态的。
如果装置使用针头,它的所有型号针头都须有可靠的性能。装置须有实用性且易于使用。
在病人护理工作中,装置须安全有效。(安全装置的使用是否会对进行注射或输液的必要性产生影响?病人穿刺点不适所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针刺伤后的处理
l 保持镇静。
l 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l (肥皂)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l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流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l 消毒液-碘伏、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并包扎伤口。
l 登记上报。
正确处理废弃物品
使用锐器收集器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容量、放置高度、放置地点…)
终端灭菌 安全无忧
采用终端灭菌技术,相当于静脉药物的灭菌等级,无菌保证在SAL10-6
美国2011版《INS指南》及《CDC肿瘤门诊患者静脉治疗指南》推荐:首选单剂量小瓶及预冲式冲洗器进行导管冲封管
降污染
降低10%手工配制污染率,提高患者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防刺作
无需自行配制,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性
高效率
预充式6步:手工18步,改进冲封管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静脉输液接头的选择标准
l 具备光滑接头表面,没有缝隙,或者有可以被彻底清洁的缝隙。
l 透明接头优于不透明接头。
l 内部管道尽可能笔直,容易清洗,避免微生物定植。
l 液体通路尽可能短,并且没有可移动的部件,减少HA-BSI发生可能性。
机械阀的表面难以清洁
清洁前 清洁后 链接后
美国CDC2010指南在无针输液系统的相关推荐
2010版美国CDC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指南
无针输液系统的章节中会出现关于一条关键性指南:
由于使用机械阀接着所导致的感染风险的增加,当使用无针系统时,分隔膜接头要优于机械阀接头。
什么是安全无针连接?
建议穿刺工具需要有防止针刺伤的保护装置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第19页 第12行
穿刺工具与输液设备最好为螺口连接。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第19页 第14行
安全产品包括
密闭式单翼持针法安全型留置针
密闭式安全型留置针蝶翼型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
锐器盒
安全产品可以将针刺伤减少一半!
减少传统设备使用,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2001年至2004年,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达94%
EPINet显示静脉留置针所引起的针刺伤再下降63%
Number of percutaneous injuries to nurses/100 occupied beds/year
Nurses and needlesticks ,then and now
BY JANE PERRY ,MA;JANINE JAGGER,MPH,PHD;AND GINGER PARKER,MBA
Nursing2003,volume 33 ,Number 4 2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如锐器刺伤等)的紧急处置程序
(1)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污血(注意应从身体近端向远端挤压),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和皮肤,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
(2)清洁后用75%的酒精和0.5%碘伏消毒、包扎。
(3)暴露者意外受伤后必须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并如实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和《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完成后资料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4)暴露者应根据职业暴露专家的评估意见,遵循自愿的原则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跟踪监测,监测期间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
置管前:
1、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
2、保证使用无菌导尿包;
3、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的导尿管;
4、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对病人做好宣教;
置管时:
1、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3、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
5、插入深度适宜,正确固定;
6、做好协调配合,避免污染;
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
3、收集容器个人专用;
4、保持尿道口清洁;
5、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6、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7、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8、维护导尿管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
置管时:
1、最大无菌屏障:铺大无菌单,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
2、成人中心静脉置管首选锁骨下静脉;
3、正确消毒穿刺点皮肤、皮肤消毒后防污染,待干后方可置管;
置管后:
1、选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
2、定期更换穿刺点敷料;
3、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需执行手卫生规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
5、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6、适时更换输液管道、正确冲管;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每天评估保留导管的必要性;
9、导管不宜常规更换;
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
手术前:
1、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2、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3、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刮除毛发;
4、正确消毒手术部位;
5、适时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6、手术人员正确进行外科手消毒。
手术中:
1、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5、使用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冲洗手术部位;
6、首选密闭负压引流手术切口,置管位置合适。
手术后:
1、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换药,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手卫生规范;
2、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3、手术部位切口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我们应注意什么?
1、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征:
2、首选经口气管插管;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遵循手卫生原则;
5、定期更换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
6、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要点
1、将床头抬高30度;
2、做好口腔护理;
3、早期下床活动;
4、正确咳嗽、排痰;
5、控制血糖;
6、定期员工培训;
洗手液瓶更换指引
1、百货部用于分装洗手液的瓶子必须是经过清洁消毒后的清洁瓶。
2、科室使用百货部洗手液的瓶子倾倒完洗手液后,应彻底清洁后,再用75%酒精或含有效氯500mg/L的健之素溶液消毒瓶后方可到百货部交换领用。
3、科室分装洗手液的瓶子每瓶用完后禁止不清洁就直接倒入洗手液,必须彻底清洁后,再用75%的酒精或含有效氯500mg/L的健之素溶液消毒瓶内后方可倒入洗手液。
清洁的医疗护理更安全
Clean hands 清洁的手
Clean practices 清洁的物品
Clean products 清洁的操作
Clean environment 清洁的环境
Clean equipment 清洁的设备
WHO关于手卫生的五个指征
1、接触病人前
2、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
3、接触体液后
4、接触病人后
5、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