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肺结节的话题非常火
之所以会引起大众的足够重视
是因为部分肺结节是“早期肺癌”
虽然结节不传染
但是焦虑会啊
哪里还等得到谈癌色变
看到 “结节”二字
就已经魂不守舍了
若是一检查就能“明辨善恶”
那就简单多了
过去,肺部结节的检出单纯依靠影像诊断。一般情况下,一个患者的胸部CT约有两三百幅图像,仅靠医生人眼识别诊断,尤其是一些微小结节,难免会出现漏诊。现在,医生联手“人工智能”,让肺结节“无处可逃”。
今天的重点在这儿
AI医生来助阵
01 快速筛查,精准检出
AI如同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在短时间内精准分析海量的影像数据,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病变。尤其可以大幅度降低血管旁、微小结节、淡磨玻璃结节漏诊概率,大大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
02 多维定量,精准评估
在发现疑似病灶后,系统会自动快速定位可疑病灶区域,用色框清晰标注小结节坐标提示医生,并对结节的可疑病灶数、性质、直径、体积、CT值等信息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描述,医生就可以对这些有问题的地方着重处理,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关键依据。
03 鉴别良恶,精准诊断
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AI可以深度剖析结节的各种特征,并结合丰富的临床信息,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上表现卓越。如:快速给出良恶性判断及其恶性风险分级,提高诊断效率的同时,还能突显结节图像中的可疑征象,并实时呈现给临床医生,为结节的分类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从而有利于降低误诊率,避免了患者不必要的担忧和过度治疗。
04 随访管理,精准跟踪
AI还能动态跟踪分析结节的体积变化和形态演变,如同一位贴心的健康管家,根据结节的发展趋势为患者提供精准的随访建议。这不仅有助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病情,也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若随访过程中结节发生变化,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对于恶性或高危的肺部结节,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相关检查、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最终结节性质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
▲患者77岁,男,右下肺切除术后12年余,发现右上肺结节2年余;直肠癌、膀胱癌综合治疗后。完善相关检查AI提示右上肺结节为高危,结合既往病史,我院为其施行右肺结节经皮穿刺细胞学涂片+冷冻消融术,右肺结节细胞学检查示:送检(右肺)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中查见癌细胞。
总而言之,肺结节AI影像辅助诊断评估软件在肺结节检测、分析、预测、随访、术前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优势。影像科医师根据临床经验+AI大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的诊断更加准确,更高效,患者就诊更安心、更放心。
肺结节并非一定是肺癌,很多良性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小结节,比如慢性肺炎、结核球、炎性假瘤、硬化性肺细胞瘤、支气管扩张、尘肺等,所以不必太过恐慌。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肺结节诊疗中心由多学科专家组成专业化诊疗团队,在肺结节的诊治,尤其在冷冻消融肺结节这一领域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包括临床应用、学术论文等方面均作出突出贡献,为患者提供肺结节“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提高就医效率和诊治质量。
专家介绍:
牛立志
院长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第23届国际冷冻治疗学会主席、《肺结节微创诊疗专家共识》编委。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其中SCI文章共112篇。同时参与编著医学专著二十多本,主编四本,科研基金共25项。擅长肿瘤外科及微创冷冻、纳米刀治疗,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肾癌等实体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独树一帜。
梁冰
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第七届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副主席、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全国非公医疗协会介入分会委员。从事肿瘤综合治疗及微创治疗20余年,擅长肺癌、肝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的冷冻、微波、纳米刀消融手术及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完成各类微创消融手术五千余例,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钱伟
副院长
留美胸心外科学博士后
1995年至2010年自费公派前往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及著名的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全军“九五”重大科技成果奖、胸心外科青年论文报告奖、2011年江苏省吴江市人才资助等奖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具有30年以上丰富的胸心肿瘤外科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实施各类肺癌和纵膈肿瘤等胸腔镜微创手术。
刘树鹏
医疗五科主任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委员、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癌症康复CACA指南解读会诊专家。从事肿瘤综合治疗临床工作近20年,拥有扎实的理论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肿瘤微创消融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发表中英文论文10篇,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率先在北美介入放射学会会刊发表关于肺结节冷冻消融文章,于2024年被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发布的《亚实性肺结节管理专家共识》引用。
龙新安
院长助理
医疗一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年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诊疗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具有10余年肿瘤科临床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丰富,擅长综合多学科治疗方法、技术,开展有效精准的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掌握穿刺活检、冷冻等微创治疗技术,对各类危重病人及严重并发症的处理经验丰富。
李忠海
放射科主任
主任医师
广州抗癌协会委员会理事、广州医师协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专委会委员。从事影像专业30余年,擅长肿瘤影像学的诊断,对MRI-类PET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在肿瘤转移、微创治疗后分析评估肿瘤坏死、肿瘤残留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1部、副主编1部,完成区级科研课题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