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中国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徐克成教授
泰国华文报采访团
2010年7月4日下午,在曼谷The Emerald Hotel,来自中国复大医院和复大肿瘤医院的总院长,为癌症病人及其家属做了关于癌症治疗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报告。复大医院是一所世界知名医院,该院以微创消融尤其冷冻技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据说住院的癌症病人中70%以上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欧美国家,我国也有不少病人曾在该院治疗,其中不少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为了给癌症病人更多资讯,让他们多一个选择机会,我们专访了著名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教授。
记者:徐教授,有人说癌症是不治之症。你对癌症治疗有丰富经验,能否请你讲实话:癌症真正可以治疗吗?
徐教授:癌症已经变成常见病,并以取代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第一杀手。治疗癌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切除。例如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近50%的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并可以继续活下去。困难的是治疗中晚期癌症,这些肿瘤常不能手术切除,以致被认为“不治”。但近年来治疗技术已有显著进步,特别是微创技术,如射频、微波和冷冻技术的应用,可使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消融”,即原位“处死”肿瘤,而不将瘤块取出,其效果相当于手术切除。由于这种治疗常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无需开刀,病人受到的痛苦很小,所以称为微创治疗。这就是原先认为“不治”的癌症变为“可治”。
记者:你讲的很鼓舞。有无实际病例让我们感受一下实际效果?
徐教授:这是一位年仅7岁的小孩,患颈部巨大肿瘤。肿瘤侵犯到下颌骨、牙齿,无法手术切除。活检显示为恶性畸胎瘤。这是非常恶性的肿瘤,患者预期生存期只有几个月。我们应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将冷冻探针插入肿瘤内,将瘤细胞冻死。术后肿瘤逐步缩小直至消失。患者已生存8年。
治疗前,巨大颈部肿瘤 |
治疗后2个月,肿瘤缩小 |
治疗后1年,肿瘤消失 |
记者:化疗是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但化疗常为许多人“谈虎色变”。你对化疗有什么评价?
徐教授:美国出版了一本书《追逐日光》,说的是一个叫尤金的美国人,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事务所首席执行官,2005年5月26日,被诊断出患了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被认为生命只有100天。他接受了化疗。在他临死前写的一本书《追逐日光》中,这样描写化疗:“在化疗3天以后,我放弃了它,因为经过3天的时间,它开始影响我的机体了,或者说似乎开始影响我的机体了,其实两者是一回事。化疗影响了我身体的功能,影响到了体内各个系统。我已经感觉到肾脏和肝脏的反应了,我也感到反胃、恶心的症状。我觉得自己的免疫力下降了,更容易染上其他疾病。……”。这一本全球发行的书,由于是出于一位在诊断后仅仅活了3个月11天的著名企业家所写,影响了许多病人甚至许多医生对化疗的态度。
不能全盘否定化疗。作为一有百年历史的疗法,化疗在肿瘤治疗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对某些肿瘤,化疗是首选治疗,这些肿瘤有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睾丸精原细胞癌、绒毛膜上皮癌、肾胚胎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即使对晚期患者,化疗也可延长生存期,甚至治愈;对于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化疗可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几年前,我曾与一位从事“自然疗法”的朋友有个一场争论。他曾介绍一位年仅30几岁的女记者让我看病。我发现这位记者乳房里有肿块,核桃大小,我劝他接受手术,但她执意用“自然疗法”治疗。半年后,她来到我院。此时乳房肿块已发展到拳头大小,表面皮肤紧张发亮,几乎要被肿块撑破了。她先只接受经皮冷冻治疗,经反复动员后,接受了局部手术切除。术后,围绕要不要化疗,我们、那位朋友和病人之间,有一场激烈争论。最后,这位记者接受了化疗。2年后,我应邀出席一次在我朋友的国家召开的替代医学(CAM)研讨会,在我讲演后,这位记者出其不意走上讲台,发表了自己治疗乳腺癌的感想。她调查了数十位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发现多数患者死亡了,但她认为她的化疗“是正确的”。
目前的问题是过度化疗。WHO于20世纪末一项基于全球癌症治疗的统计说,45%的恶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其中22%可通过手术治愈,18%是通过放疗治愈,而只有5%是通过化疗治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对1991~2000年死亡的215488名癌症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在1993年,近10%的晚期癌症患者在临终前两周还在接受化疗,到了1999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了将近12%。
研究表明,癌细胞中有普通癌细胞和癌干细胞。化疗和放射治疗能杀灭普通癌细胞,以致往往在最初治疗时会缩小肿瘤,但不能杀灭癌干细胞,以致一定时间以后,不管是否继续使用化疗与放射,肿瘤往往复发,甚至长得更快。中国学者还发现,化疗有时能使普通癌细胞变成癌干细胞,加速癌症复发和转移。而且,化疗会使病人的免疫功能减退,或损毁,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加重病情。因此,化疗,可能还有放疗,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一般对于复发的癌症,再次大量和长期化疗,利少弊多。
记者:你刚才讲过,消融可替代手术,将肿瘤清除。我在最近美国召开的世界肿瘤介入治疗大会(WCIO)上,看到你们有两篇发言。能否请你介绍你们发言的内容?
徐教授:世界肿瘤介入治疗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我们连续出席了两届。这次我们报道了两个题目,一是冷冻治疗中央型肺癌,二是冷冻治疗胰腺癌。这两个病均是世界难题。中央型肺癌即肿瘤长在心脏、主动脉、主支气管旁边,手术切除很困难。下面我给你们看一照片,左图显示肺肿瘤夹在两根大血管之间,无法手术切除,我们给以在CT引导下,将一根冷冻针插入肿瘤内,很快肿瘤就被冻死了。这个病人迄今仍然生存,已7年了。
冷冻前肺癌 |
正在CT下冷冻治疗 |
冷冻后肿瘤被消融 |
记者:据我们所知,最难治的是胰腺癌。世界上许多名人都是患这种癌后不久就死去。你们怎样治疗胰腺癌的?
徐教授:胰腺癌的手术切除机会很低,90%以上的病人被发现患了胰腺癌时肿瘤已不能切除。虽然近年来有化疗药如吉西他滨,能治疗该病,但有效率很低,一般不能延长患者生命。十多年前,欧洲医生提出用冷冻治疗胰腺癌,他们是开腹后冷冻。我们在全世界最早应用经皮穿刺的冷冻方法,加上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发现其效果远较手术和化疗为好。在我们治疗的病人中,有的已生存了4年,这是其他治疗不可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2008年日本举行的一次世界性大会上曾获唯一金奖。
记者:除了冷冻技术外,听说你们还有微血管介入治疗。我们了解到,这项技术是一全世界瞩目的新技术,美国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而你们已用于治疗病人。能否向我国的病人介绍一下?
徐教授:这个技术是我院的一位博士在日本历经6年研究的成果。他在日本和他的导师一起,已治疗过几万例次的病人。它的原理是将化疗药加上特殊的辅助药物,制成极微颗粒。这种颗粒仅有100纳米大小。治疗时,将微导管经过皮肤穿刺,插入肿瘤的血管内,再将颗粒型药物注入。由于肿瘤毛细血管的血管壁有很多小孔,颗粒便通过小孔进入肿瘤内,并会愈积愈多,进而将癌细胞杀死。又由于正常的毛细血管壁十分致密,极微颗粒不会释放出来,也就不会伤害正常组织,加之微血管介入用的化疗药物剂量一般只有普通化疗的十分之一,因此该治疗不会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极微小,而对癌细胞的杀灭作用却甚大,包括能杀米前述的癌干细胞。
记者:太鼓舞人心了。你能讲一讲微血管介入能治疗哪些癌症吗?
徐教授:目前在我院,除脑肿瘤和血液肿瘤外,几乎所有实质器官的肿瘤均适于用微血管介入治疗,例如肺癌、乳腺癌、肾癌、舌癌、鼻咽癌、肝癌、卵巢癌,以及各种肉瘤。其效果有时是立竿见影的。你们国家有位大和尚,患了舌癌,不能讲话和吃饭,接受纳米以后,第二天就能讲话了。目前尚在继续治疗中。
记者:你们的治疗能保证癌症不复发吗?
徐教授:对于小的早期癌症,实际上冷冻治疗可治愈。我们对于一些小的癌症,虽然可以手术切除,由于病人年龄太大,或合并心脏病,或病人拒绝,而不能手术者,我们常常给予微创冷冻,病人治疗后几天就康复回家。对于肿瘤很大的中晚期癌症病人,冷冻或纳米介入,一般不能全部将肿瘤消灭,只能控制肿瘤的发展,让它与我们人体“和平共处”,就是让病人长期“带瘤生存”。现在发现,冷冻后,肿瘤坏死,可释放抗原,促进人体免疫功能,使残存的癌细胞死亡。当然,在临床上,我们还常常给病人一种免疫疗法。
记者:这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有专家曾表示,“无癌状态”是不存在的,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癌细胞,关键是能否长大的问题。
徐教授:你讲的很对。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成的。为什么年龄大的人容易生癌症?就是因为细胞衰老了,易于“蜕变”,变成癌细胞。但我们体内还有另一种细胞,叫免疫细胞,例如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是我们体内的警察或卫士,能随时将刚形成的癌细胞消灭掉,如果体内癌细胞不足十万个,淋巴细胞都能将它们消灭掉。但如果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太少,或它们的功能不大,则癌细胞便会“乘机”而生,长成肿瘤,形成癌症。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不健全。为了消除体内残存癌细胞,尤其预防治疗后复发,加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就十分重要。我们采用一些措施,加强免疫功能,就是常用的免疫疗法。在我院,我们将多种免疫措施联合起来使用,称为联合免疫疗法(CIC),发现能协同地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减少癌症复发。
记者:我理解了,那么你说的上述三种疗法是否常常联合使用呢?
徐教授:对。我们将冷冻消融(CSA)、微血管介入(CMI)和联合免疫(CIC)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治疗模式,主要用于治疗中晚期癌症。实践证明能较好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二个月前,我去印尼,一家家访问了曾在我院住院的中晚期癌症病人18人,他们都已生存5年以上,最长的已生存9年,都生活得很好,很幸福。他们基本上只接受过上述3种或其中1-2种治疗。
记者:看来,癌症治疗不能太伤人的正气。你介绍的上述疗法基本上对人体本身没有太大影响,即没有明显副作用。那么我们泰国有无成功治疗的例子?
徐教授:我认识你们国家的猜耶先生,4年多前,因为肝癌复发,由香港王医生介绍到我院,接受了冷冻治疗。迄今健康生存。大约2个月前,我院病区来一电话,说有一病人来见我,并要和我拍照。我急忙下楼,见医生护士正围着一位老人。我马上回忆起来:这是泰国的一位华人老先生,5年前在我院住院。想不到他还活着!那是2006年,因为吞咽困难半年,老先生来到我院住院。老人患中段食管癌,食管周围淋巴结受累。病理诊断:鳞状上皮癌。已不能手术。家属提出:只要不开刀,不化疗不放疗,不给老人“增加痛苦”(不能有副作用),不管花多少钱,什么治疗均接受。我们对这位老先生作了三项治疗:光动力疗法、联合免疫疗法和血管介入灌注一种中药。如此“简单”的治疗,竟让老人健康地生存到90岁!我们给他做了检查,发现食管癌还存在,但似乎均“休眠”了。
泰国老人(右1)、正在接受治疗的大和尚(右2)和老人的儿子(左1)
记者:“休眠”,这似乎是一个新理念?
徐教授:肿瘤“休眠”就是前述的“和平共处”之意,就是肿瘤仍存在,但“睡觉”了,不危害我们的生命。我们要的就是这一结果。
记者:谢谢你,徐教授,你讲的很清楚了。那么你能给我们泰国的癌症病人什么帮助呢?你们的治疗与我们泰国的医院有矛盾吗?
徐教授:我们参观了你们泰国几家医院,设备很好,服务很周到,技术也先进。我们的治疗方法与你们泰国医院没有矛盾。凡是能手术、放疗化疗效果很好的患者,我们不主张这么远地来我们医院。我们接受的是“下游”病人。记得5年前,有一个新加坡病人向政府投诉,说他的肝癌在新加坡没有能切除,后来到我院被切掉了。我当时在新加坡,我说,这不稀奇,因为当时新加坡没有开展像冷冻这样的技术,而仅靠传统的手术,是难以将那种肿瘤去除的。在这里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辅助你们国家医院治疗的不足,换句话说,在你们国家的医院无法解决的癌症患者,或治疗失败的,到我院也许还能继续治疗,并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