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29日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朱雄慧 江玲 通讯员江明星)
“经过对我院治疗的200例胰腺癌患者随访研究,冷冻治疗的平均生存期达到11个多月,最长的一例患者生存了55个多月,比传统治疗平均仅5个多月的生存期,足足提高了一倍。”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执行院长牛立志博士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9月23-25日,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25日亚欧肿瘤微创治疗论坛专场上,中国和世界冷冻领域的专家学者共 200多人参与会议。牛立志作了《经皮冷冻治疗胰腺癌的200例随访研究》的学术报道,指出目前在素有“癌王”之称的胰腺癌治疗上,冷冻消融技术具有诸多优势,能显著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胰腺癌死亡率高
在我国,胰腺癌是致使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隐蔽,难以及时发现。中晚期时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治疗效果明显差于其它恶性肿瘤,故有“癌中之王”的称呼。
胰腺位置较深,位于人体腹膜后,在腹腔的深部,“躲”在胃的后面。胰腺癌早期症状类似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常规体检也难以及早发现。所以,临床上90%以上的胰腺癌患者发现时都已到中晚期。
胰腺癌患者能够手术切除的不超过5%,即使切除,能生存一年者不超过20%。如果伴有肝转移,生存期仅2.8个月。
氩氦刀以冷制癌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开展冷冻消融、微血管介入疗法和联合免疫疗法等特色治疗,为大批肿瘤患者解决病痛。近10年来,他们运用冷冻结合其他微创的综合治疗手段,每年为40-50例胰腺癌患者治疗,66%病人生存超过了1年。平均生存期达到11个月,而胰腺癌手术后患者平均只能存活5-6个月,冷冻技术较之传统的手术有更好的效果。
据了解,氩氦刀冷消融(冷冻)疗法是在超声和CT引导下,将特别设计的冷冻探针穿入肿瘤内部,输入氩气,使瘤内温度急速降低至-100℃以下,然后输入氦气,使冰球复温至常温,造成癌细胞历经200℃温差的变化,从而杀死癌细胞。
牛立志介绍,冷冻疗法可直接引起癌细胞脱水和破裂,破坏肿瘤小血管而致癌细胞缺血缺氧,还能使留在原位的死亡癌组织作为抗原,促进机体发生抗肿瘤免疫反应。
与传统手术相比,冷冻疗法对正常组织破坏少,可反复施行;探针口径小(一般2-4毫米),对病人侵袭小;术后癌组织不须取出,出血少;且术后肿瘤复发率较小。
据了解,肿瘤医疗正在向着微创化、靶向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影像引导下微创治疗和生物治疗是新世纪肿瘤研究和治疗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之一。在磁共振、CT、超声的支持下,肿瘤微创治疗正向着更加精准有效的方向发展。
原文报道:https://nf.nfdaily.cn/epaper/nfnc/content/20110929/Articel19003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