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休养必不可少的是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康复。所以,为使病人心情舒畅,早日康复,必须要有一个安静、舒适、整齐、清洁、美观、幽雅的休息环境。
室内墙壁的颜色对病人有直接影响。不同的颜色可能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如:红色十分刺目可使人们精神亢奋或紧张;黑色使人情绪抑郁、死气沉沉,令人失望;浅蓝和淡绿色使人感到安静、舒适和爽快;奶油色可给人以柔和悦目、安静的感受。故室内的墙壁均以用浅、淡、调和的颜色为宜,具体色调可根据病人的喜好来定。
光线同样能影响到病人的病情变化。病人需要充足的阳光,它能使人心情舒畅,并可杀菌,净化空气。但应注意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射病人,过强的光线会刺目、耀眼,令人心情烦躁而不适,而室内阴暗又会使人感情郁闷、恐惧和忧虑。故应使室内的光线适度。在午睡时要拉上浅色窗帘,晚上的活动应尽早完成,灯光以不刺目为宜,睡眠时应用加罩的壁灯或地灯,使病人感到宁静、安逸而易于入睡。
室内应保持空气清鲜,因为新鲜和清洁的空气可使人感到精神爽快、轻松,利于肺部呼吸,以便气体交换,保证心脏充足的供氧,对于病人尤其重要。所以,室内应经常保持空气流通,开窗换气,净化空气但要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者,以免感冒。另外,还可使用芳香剂、空气净化气体及具有清新淡雅气味的鲜花等,放入室内它不仅给人以清爽的香味,还具有一定的空气消毒作用。空气流通的另一个作用为调节室内温度,一般以室温20℃及60%的湿度为宜。
轻音乐可使人轻松愉快,噪音给人以不良刺激,不同程度的音响可以引起人的不同心理反应一般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的响度为30分贝左右,属于正常范围,若超过了70分贝,则影响人的精神情绪,使人感到烦躁。